高考前的心理调整——迎高考保健系列科普(一)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柴潇
2017-05-31 14:38

解放军第306医院,干部病房,冯瑞娟,闫卫兰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 左天宇 编辑

又到一年高考季,相当多的考生会因高考的到来,不同程度引起情绪上的变化,甚至导致身体状况出现异常。研究表明,在影响高考成功的20个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考试时的心理状态,其次是考前的心理状态。由此可见,考生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与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相关。如何调整好心态,从容步入考场,从容应考十分重要,而且越临近高考,心理调节就越关键、越重要。

几种常见的考前不良心理现象

1. 恐惧焦虑心理。有的考生因为模拟成绩不理想而对高考产生惧怕心理,怕考不好,怕分数低。考生对较高的分数都会有一种期待和盼望,这是正常的。对自己高要求,本来是好事,但如果脱离了客观实际,则会适得其反,引起恐惧或抑郁心理。有的考生把考试结果看得过重,有的把考试当作对自己命运的“定音锤”,有的把考试当作是对自己能力、水平评价的唯一因素等,往往产生考前焦虑综合症及突发性神经衰弱等现象。

2. 浮躁心理。一些平时成绩较好的同学在考前容易出现浮躁心理,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和学习上的问题,觉得自己模拟考试成绩和名次都不错,继而有了胜券在握的心理,甚至莫名兴奋,浮躁不安,不能安心复习,考试时由于急于求成造成失误。

3. 失眠。考生压力过大,担心在高考中出现任何失误,容易过度担心一些事情,思想负担重,因此容易产生失眠。还有一些考生处处要求完美,出现一点不如意就会导致情绪烦躁,夸大不良后果,造成失眠。越担心自己会失眠,往往越睡不着。此外,一些考生担心药物副作用而不愿求助于专业的医疗机构。

4. 担心。过度紧张的家长们越是安慰孩子不要紧张,尽量放松,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家长的高度重视、过度关注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担心的心理,生怕自己的成绩会影响到父母的情绪,而这种担心会成为考试期间最为不利的因素之一。

形成考前不良心理的原因涉及到家庭、学校、学生的人格特征等多方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