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眼看改革|阵痛之下也有很多“小确幸”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张硕
2017-03-31 03:22

面临改革,官兵们有的对单位撤并降改惴惴不安,有的为个人进退走留思前想后……今天《解放军报》报道了某装甲师保卫科科长的亲身经历,听一听他先后两次经历改革收获的“小确幸”。

阵痛之下,也有很多“小确幸”

■某装甲师保卫科科长 李 昕

这些天,身边战友谈论最多的莫过于“改革”二字了。有的对单位撤并降改惴惴不安,有的为个人进退走留思前想后……但我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改革路上有阵痛,也有很多“小确幸”。

我是从战士考学提干的,按照规定上两年学毕业就回原单位,但上军校第二年正赶上改革,我原本所在的某坦克师整编为装甲旅。毕业时,当同学们准备回单位大干一场的时候,我却因不知前路而陷入了迷茫。

之后,我被分配到一个陌生的偏远部队。当我从县城转车前往部队驻地时,看到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满是牛粪,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尽是酸楚和失落。

“当兵不是享福,不吃苦怎成才?”叩问入伍初心,我很快调整好状态,全身心投入工作,并得到领导和战士认可。2003年,当我工作干得顺风顺水,满怀希望晋升指导员的关头,军旅生涯的第二次改革不期而至。

我所在的某旅撤编,当时摆在我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交流去省军区;一条是分流到作战部队。从当兵时就梦想当一名坦克兵的我,毅然选择了到某装甲部队去。分流到新单位后,领导很关心我,积极为我创造机会和平台,我也努力不负组织期望,从指导员、股长、教导员、团副政委一步步成长为师机关科长。

先后两次经历改革,我有两个没想到:一个是我被组织留了下来,而且一干就是23年;另一个是不仅留了下来,还干到了副团职岗位。

所以,再次面临改革大考,我唯有怀着报恩之心,向组织承诺:组织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选择!

(赵建伟、王龙刚整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