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站上新高度,实施新蓝图

来源:新华社作者:姜微、雷敏 等责任编辑:杨红
2017-09-27 17:34

破除藩篱:体制机制融合,激发“生态圈”效应

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市民张凤英刚看完精神内科上海专家门诊。“上海的专家医术水平高,看病更专业。以前到上海看专家,非常不方便。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挂到上海专家号。”

张凤英的“获得感”,来自沪浙两地在医疗、交通等一系列公共服务领域的接轨。目前,嘉兴市与上海三家医疗机构建立了“点对点”医保联网结算合作关系,通过系统直联方式让参保市民在合作的上海医院进行刷卡结算。此外,嘉兴的市民卡和公交卡在上海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领域也实现了一卡通。

嘉兴是一个缩影。一年多来,长三角区域合作正加快从有形的硬件接轨,转向无形的“软件”和制度层面的融合。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郁鸿胜分析认为,转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由有限范围向以市场为主体的区域一体化转变,由自发活动向自觉规范的体制对接转变,由政府单个部门向多个部门及社会协同推进转变,由经济合作向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合作转变。

体制融合,带来的是愈来愈明显的“生态圈”效应。

在科技部等部委指导下,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推进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专业技术服务、资源条件保障和技术转移系统等五个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截至2016年底,沪苏皖浙有近1500家单位、17000多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入网,有效减少区域内科研设备购置的重复投入。

在仪器共享的基础上,长三角探索“创新券”在区域内的通用通兑机制。目前,上海与浙江的湖州长兴、嘉兴海宁、江苏宿迁、无锡高新区等,已实现了“创新券”的通用通兑,降低了创新创业活动的成本。

体制机制融合也为长三角城市群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新支撑。三省一市共同开展大气污染源清单调查,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处置协作机制。统计显示,今年1-8月,长三角区域PM2.5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PM10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9%。

在全球化时代,城市群越来越成为一国综合竞争力的象征。“长三角城市群要立足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当好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上海市市长应勇说。

(记者姜微、雷敏、张紫赟、何欣荣、张展鹏、屈凌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