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从来贵有恒
宋代诗人石曼卿在做海州通判时,见县衙对面的山“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便突发奇想,叫人把裹着黄泥的桃核,没事时就一颗颗往山岭上扔。谁知奇迹出现了,几年后竟然“花发满山”。苏轼游历此地时赋诗赞曰:“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
秃秃空山变为花发满山,始于奇思妙想,成于坚持不懈。当年,哪些人往山上扔过桃核,有多少桃核最终落地生根,也许没人记得住、算得清。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当初坚持不懈的重复投掷,肯定不会有后来满山芳华的盛景。
绿化山川是这样,治学、为政、干事,又何尝不是如此?
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是汉朝的大学问家,其学问之精,源于他对自己“三年不窥园”的苛刻。史书记载,董仲舒求学期间,三年不曾走出房门,甚至都不偷偷地掀开窗帘看一下窗外的风光,可想而知他是多么专心致志坐在那儿坚持苦读。那三年里,董仲舒常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自律。在他看来,“临渊羡鱼”无益,只有坚持“退而结网”,才能织成一面大网,随心所欲地捕获大鱼。他以此提醒自己不能心浮气躁,以夸父逐日的执着,水滴石穿的坚忍,在坐好冷板凳中迈向学问圣境。
治学是一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有恒心、有韧劲,心无旁骛,持之以恒。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即便是天才,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也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古代的大学者,都是在治学上肯下慢功夫、苦功夫的人。韩愈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白居易自幼“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明初文学家宋濂为了学习知识,不论“夏木阴阴正可人”,还是“北风吹雁雪纷纷”,都坚持去百里之外向前辈请教。漫漫求学路,宋濂孜孜不倦,焚膏油以继晷,最终成为明代著名的大学士。
“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观历史兴亡之变,察古今成败之理,功败垂成也好,功亏一篑也罢,失败往往是走过了90步,却不能坚持走完剩下的10步。这是因为,“政者恒也”,只有“为者常成”,才能“行者常至”。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年轻时底定江南、雄姿英发,在位日久而锐气渐消、惰气益长,晚年沉迷佛法,终至身死国灭,徒自感叹:“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著名剧作家李国修在年幼时,曾对以做京剧戏靴为生的父亲抱怨:“做鞋做了一辈子,也没见你发财。”父亲听了后痛骂他:“你爸爸我从16岁开始做学徒,就靠着这一双手,你们5个小孩长大到今天,哪一个少吃一顿饭,少穿一件衣裳?人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猛醒后的李国修,将父亲“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这句话,当做了自己的人生格言。
一个人要干成一件事,最忌半途而废,最需坚定不移;最怕一曝十寒,最需坚持不懈;最忌遇难则退,最需坚韧不拔。成功需要决心和信心,也需要恒心和耐心。这里的恒心、耐心,是滴水穿石的坚韧,是猛虎狩猎的等待,是蜜蜂酿蜜的积累,是禾苗拔节的希冀。“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了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到希望。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没有成功,但不要灰心,那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
“金石可镂”源于“锲而不舍”。马克思说,他能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前后坚持40余年时间完成三卷本《资本论》的研究撰写,关键是“目标始终如一。”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万事从来贵有恒。”日拱一卒的坚持,永远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金钥匙。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作者单位:陆军边海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