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辛平:一片热土的重生 一支军队的重塑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解辛平责任编辑:薛妍
2018-05-15 11:02

(五)

10年树木。10年,亦可树人。

一双稚嫩的小手,用画笔描绘出了她心中最难忘的记忆——她依偎在一个绿色身影的怀抱中。看到震区儿童梁曼西的画作《谢谢你,救了我》,来自澳大利亚的教育工作者翠西·阿米西颇为惊讶:藏在孩子心中的那位拯救世界、无所不能的“超人”,原来是解放军。

在主题为“我看见”的国际儿童绘画作品征集活动中,50多名汶川灾区儿童,画出了记忆深处那最温暖的色彩——绿色。

这绿色,是人民子弟兵众志成城、托举生命的身影。而对于人民子弟兵来说,每一次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并肩战斗,都是一次红色基因的播种。

军人的征程,是战斗史,也是心灵史。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曾说,“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

10年前,在送别救灾空降兵的队伍中,12岁的什邡少年程强,用双手高高举着一块布条——“长大我当空降兵”。这一幕,成为抗震救灾的经典记忆。

10年后,程强梦想成真。他不仅成为一名优秀的空降兵战士,还当上了“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10年前,这支部队拯救了他;10年后,这支部队塑造了他。

10年,时间播下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这种子,是“我看见,我记得”;这种子,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种子,还是“你在我的名字里”。

如今,漫步在昔日的汶川震区,街头奔跑着嬉耍玩闹的孩子。他们当中,有的名字可能就叫震平、爱军……这些“地震宝宝”的名字,是一种感恩,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传承。

如今,穿行在焕然一新的汶川大地,一座座以“八一”命名的地标成为了一道风景线——八一学校、八一康复中心、八一路……解放军的情、子弟兵的爱,以这样的方式绽放在汶川震区的幸福家园。

习主席深刻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

什么是“民心所向”?什么是“民意所归”?什么是“民力所聚”?答案生动地映射在“我看见,我记得”,映射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映射在“你在我的名字里”。

汶川威州镇,一座“红军桥”横跨岷江。1935年,红四方面军主力受阻于此。冒着炮火,当地百姓修复了被炸毁的这座索桥,帮助红军渡江转危为安。70多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作为红军传人的人民子弟兵,又跨越这座桥,舍生忘死救百姓于危难之中。

同一个地点,同一座桥,军民团结的伟力汇聚于此;不变的人民,不变的人民军队,军民团结的伟力跨越时空。

成都双流机场,西南地区最繁忙的航空港,银鹰起降,川流不息。

10年前,这里是抗震救灾物资和人员输送的枢纽。今天,走进机场航站楼,“军人依法优先”标识格外醒目。

灾难远去,感恩常在。这里的人们没有忘记当年救灾冲锋在前的人民子弟兵,在全国机场中率先推行“军人依法优先”。

新时代,新故事,让“双流”这个地名在“双拥”的视野里有了新的解读:你保卫着我,我拥抱着你。军民情感在这里真切互动、水乳交融、荣辱与共。

辉煌,始于苦难。大道,行之而成。“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前,军民携手救援的大型群雕“众志成城”昂首屹立,仿佛是一棵深植这片大地的“精神之树”,守望着长满新绿的山川。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