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制出可靠药品,他们不惜"以身试毒"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李金海 邵龙飞 庄颖娜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05-15 03:25

初夏的一天,记者走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药物研究所生物学实验室。显微镜下有使命——这个研究所担负着我国战场损伤医学防护、特需药品及重大疾病防治药物研究等任务,是医学防护领域维护国家和军队安全的重要力量。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显微镜下的忠诚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药物研究所自主创新锻造防护劲旅纪事

■李金海 解放军报记者 邵龙飞 特约记者 庄颖娜

初夏的一天,记者走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药物研究所生物学实验室。

这里是一个生物和化学的天地。锥形瓶摆满实验台,瓶中液体颜色深浅不一,各种形状的玻璃器皿更是随处可见。

这里通向一个神奇的微观世界,分子、化合物是他们常年打交道的对象。实验室里最常见的设备是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显微镜下有使命——这个研究所担负着我国战场损伤医学防护、特需药品及重大疾病防治药物研究等任务,是医学防护领域维护国家和军队安全的重要力量。

显微镜下有忠诚——组建60年来,这个研究所攻坚克难,取得多个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大科研成果,每每在国家应急救援和重大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姓军为战,锻造战场医学防护盾牌

入夜,某药物研究所科研大楼依旧灯火通明。突然,一阵哨音打破了夜的宁静。一支身着迷彩服的小分队冲出大楼,迅速集结。指挥员一声令下,队员们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制式便携箱组,点验药品试剂……

这是一次常规的应急拉动,该研究所应急分队齐装满员,随时准备出动。

姓军为战,实验室里也有硝烟。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为了解决我军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医学防护难题,该研究所的前身于1958年正式组建。一批科学家从四面八方齐聚这个无声战场,发起了向医学防护阵地的冲锋。

建所之初,他们一无经验可循,二无设备可用,连台像样的仪器都没有,有的只是几个手提秤、破闹钟和瓶瓶罐罐。

怎么办?面对外国严密的技术封锁,他们从公开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缺乏实验器材,就自己画图做,先后设计制作了特种通风橱、液体自动分流装置、熔沸点测定器等实验器械。

仅用一年时间,他们就在防护重点领域拿出初步防治措施,推出军用饮水检测箱、简易军粮检查盒等防护成果,实现我军医学防护零的突破。紧接着,他们又确立了更宏大的目标:从点到面建立起一套适应实战需要的医学防护体系。

有效防护和治疗,关键在药物。为寻找药源,那些年里,他们上高山、下海岛,甚至深入无人区,搜集药方和中草药5000余种,使防护药物有了广泛的筛选基础。筛选化合物更是流程复杂,耗时费力,该研究所所长苏瑞斌介绍说,有时为找到一个靶标化合物,筛选的次数甚至过万。

跬步积千里,滴水汇长河。那年,以该研究所40多项科研成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项目,获得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首个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医学防护盾牌。

近年来,他们始终紧盯军队卫勤建设需求确定重点研究方向,加快科研成果与实战应用对接——

制定颁布系统配套的洗消、诊断、救治国家军用标准体系,研发配备系列现场救援装备;建成我国首个特殊药品原料药中试与产业化基地,解决了应急状态下特殊用药保障难题;攻克战场医学“防、检、治”环节关键难题,形成了全新防护能力,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