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军地救援体系日益完善,军民一体,统一指挥,高效协作。
纪念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过去未完成的、现在正在做的和将来要做的,做得更好。
这十年,军地救援体系日益完善,军民一体,统一指挥,高效协作。
从军机视角俯瞰巴蜀新城新貌。
18岁这场生死大救援成就了他一生的荣光。
回首10年,在抢救生命、重建家园、振兴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歌,创造了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
十年光阴转瞬而逝,这个亲历汶川地震的姑娘说,除却身体上的苦痛,这段经历满满都是感恩。
10年间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景象。
绵竹,幅员1250平方公里。经历“5.12”特大地震,而后涅槃重生。
在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中国军网对强天林进行了专访,记录下他背后那段感人的故事。
2018年,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法制晚报记者来到四川绵阳,在郎铮家里见到了当年的“敬礼娃娃”。
“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肖显辉带领的3人救援小组,在老北川中学救出了19名被困学生。
十年前,当时的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医生蒋欣副教授,是为“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受伤孩子保全患肢成功率最高的医生。
地震后的22小时,郑海洋从学校废墟的夹缝中获救,“夹缝男孩”因此得名。
十年前,她是那个常在脑后扎着个马尾辫的圆脸小丫头,身处校园,亲历了身边最亲近的人离开。
作为北川中国心志愿者团队领队,高思发将自己未来的人生,设定为一条永不回头的直线。
在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四川)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及传讯部,薛枭主要负责可口可乐世界·成都博物馆运营及相关政府事务工作。
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迸发出世所罕见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将这段日日夜夜标注成共和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新起点。汶川作证:我们这个民族,经得起颠簸!
一年,在时光隧道中,不过是白驹过隙,而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它却是如此绵长。生与死,伤痛和希望,酸楚和艰辛,太多的泪水、太多的呐喊,将这一年浸润得饱满而沉重,深情而沧桑。
一砖一瓦,重筑灾后家园;一锄一犁,耕耘新的生活。携手走过两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区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5月,四川盆地杜鹃花开得正艳,一片曾遭受地震重创的土地,又重回人们的视线之中。
人们眼中所谓的不可思议,如果不是谎言,则必然是非凡的凝聚力、意志力与行动力的结合。
在北京望四川,是因为,西南处,曾经历国殇;从汶川到芦山,可见两场地震在国人心中的关联,一个国家与社会面对灾难的变与不变。
回望汶川,铭记来路,若不是那些励志的标语、感恩的横幅,不易驻足发现是灾后重建的繁荣小镇、美丽村庄。如今的巴蜀大地,见证了应对巨灾的中国力量,感恩奋进力量创造了无数个中国奇迹、世界奇迹。
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灾难就是最现实的考验,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七年,然而灾区人民的生活依旧在继续,同时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8年后,在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崛起了一座欣欣向荣的新城。时间见证了蜕变与成长,无论是对当年的幸存者,还是救援者。
一个身在祖国母亲怀抱、深在亿万中华同胞心中的省份,他们的未来,他们的希望,正伴随着国旗冉冉、国歌声声,在震后废墟上升起、升起、升起!
这种精神,不仅坚定了灾区百姓从废墟中站起来的信心,激发了他们从灾难中奋起的斗志,更为伟大的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元素,成为我们永恒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