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灾后重建十周年社会发展综述

来源:四川新闻网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8-05-09 10:21

汉旺新镇

绵竹沿山美景

绵竹,幅员1250平方公里。经历“5.12”特大地震,而后涅槃重生。近年来,绵竹市始终按照中央、省委和德阳市委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等,借助成都1小时经济圈、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带来的机遇,坚持以“工业强市、文旅名城、美丽家园”为统领,按照“六化联动”发展路径,积极践行转型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机构改革,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毫不动摇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从灾后重建的快速恢复到常态化发展,总体呈现“运行平稳、质量提升、生态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实现了新常态下的新跨越。

一、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实力逐渐增强

——经济总量节节攀升。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在灾后重建的带动下,综合实力在2011年突破震前水平的基础上持续扩张,2014年突破200亿大关,后经济总量持续攀升,连年创新高。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7亿元,比2008年增长1.5倍。

——经济增长从快速恢复到新常态发展。2009-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增速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高于全国、全省、德阳平均水平。分年份来看,2009-2012年,处于灾后重建恢复期,保持高速增长,2013-2017年增速回落,进入新常态稳定增长态势。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7年,我市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9.2亿元、133.5亿元,均在08年基础上实现翻番;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8.0亿元,比2008年增长3.5倍。三次产业占比由2008年的14.2:65.0:20.8调整为2017年的11.2:51.2:37.6,第三产业占比较08年提高16.8个百分点。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08年的21340多元的基础上实现突破,2011年突破3万元以上,2013年突破4万元,2015年实现5万元的突破。2017年,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7034元,比2008年增长1.7倍,2009-2017年年均增长12.8%,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略快0.7个百分点。

——政府财力明显提升。伴随着灾后重建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地震前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亿元,2017年地区公共预算收入已达到16.2亿元,比2008年增长3.1倍,平均每年递增15.2%。

二、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农业成为恢复最快产业,取得较好发展。地震后,我市不断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转变模式,采用合作社,采用企业带动农户经营模式,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产业逐步壮大。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由2008年的14.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9.2亿元,2010年突破震前水平,快于地区生产总值1年,比2008年增长实现翻番,2009-2017年,实现年均增长4.6%。。

——传统产业巩固稳定,产量稳定略有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28.4万吨,同比增长1.0%,是历史第一高产年,比2008年增加2.6万吨,同比增长10.1%,年均增长1.1%。

——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快推进。大力推进优质粮油、特色蔬菜、猕猴桃、玫瑰以及生猪等基地建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截至2017年末,30亩以上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5.8万亩。玫瑰、猕猴桃两大特色种植分别达到1.2万亩、2.5万亩。有出栏50头以上生猪规模户达352余户;年出栏1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达199户;年出栏2000只以上肉鸡养殖户206户。

三、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园区规模基本成型

——工业强市战略布局,园区规模基本成型。震后,绵竹市以灾后重建的契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合理整合工业资源,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目前全市经开区和德阿工业园为主题的工业园区发展格局已基本成型。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72.8亿元,比2008年的192.3亿元增长了1.5倍,平均每年递增10.5%。

——工业化进程加快,支柱产业优势明显。通过制定了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磷化工、机械加工、建材等优势行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到2017年底,优势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4.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1%以上。

——企业能耗明显降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的加快和生产技术设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规上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7年全市单位GDP能耗0.765万吨标准煤,比2008年同比下降44.6%。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50.3亿元,比2007年增长76.1%,年均增长5.8%。

四、投资消费并驾齐驱,呈现发展新面貌

——投资规模开创新局面。绵竹市固定资产投资从2008年的地震灾后重建,到2010年灾后重建全面完成,固定资产三年内持续走高,到“十二五”期后的回落常态化投资。2017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07.5亿元,是震前(07年)的10.4倍,高于震后集中建设(09年)20.3%。

——消费市场呈现新气象。 震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流通市场档次和水平逐年提升,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购物环境不断改善,已经形成了大中型商场与各类集贸市场相结合的商品市场格局,商品流通市场繁荣活跃。201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2.9亿元,是震前(07年)的2.1倍,实现年均增长12.0%的高速发展。

五、城乡发展协调推进,生活质量不断改进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震后,随着国家、市、市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及就业渠道的拓宽,绵竹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城镇乡居民收入在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437元,较08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55元,较08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2.7%。

——内需消费不断优化。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达到20159元,较08年增长1.2倍,平均每年递增9.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08年的45.4%降至37.1%,下降8.3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震后,绵竹市城镇化人口逐年递增,城镇化率逐年增长,2017年绵竹市城镇化率达到49.5%,较08年增长7.8个百分点。

六、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完善

——全域旅游全面铺开。震后,绵竹市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旅游事业取得快速发展。2017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50.03亿元,较08年增长15.2倍,年均增长36.3%,接待国内外游客526.4万人次,较08年增长6.8倍,年均增长25.7%。

——城市环境不断优化。震后,通过对口援建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使绵竹市城面貌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景象。截至2017年底,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513.85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6.7%,较08年提高5.8个百分点,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1.9%,较08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全市人均绿地达12.25平方米,较08年人均增长4.2平方米。成为名副其实的园林城市。

注: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单位;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以上的单位;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的企业,现沿用2011年标准。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年以前为农民人均纯收入,2014年起调整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