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记者在广州拜访百岁医学专家、原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授钟英。
来到老人的家里,记者看到惊人一幕:百岁老人正用压面机制作面条。他双手握住摇把,已经摇了400圈。他指着滚轴压出的面条开心地说,这是今天的午饭。他说:这既是劳动,也是运动,一举多得。
记者脱口道:不是亲眼所见,怎么也想不到百岁老人动作会如此敏捷。钟老说,我还能玩乒羽球呢!说着,他领记者走进客厅,挽起袖子,和65岁的儿子钟宜光打起了乒羽球。老人两手持拍,左右开弓,接连搏杀20多个来回。
在客厅,记者看到一幅照片,老人93岁时学做针线活的镜头。钟老说:我平时闲不住。除了学习研究,就是劳动和运动。
钟老1914年6月出生,1933年入读湘雅医科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医学基础教学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
记者向钟老讨教长寿秘诀,他开门见山地说:有4条。
良好习惯。“我这辈子不抽一根烟,不喝一杯酒。”
酷爱学习。以前钻研业务,退休后读书看报。现在上网,每天要在电脑世界遨游几小时,给各地亲友发邮件。
坚持锻炼。91岁外出旅游,95岁参加爱步行运动,97岁爬白云山,如今担心跌倒较少出门,但每天仍坚持在家里走1000步。
生活规律。每天晚上9点睡觉,次日早上6点起床,常年如此。
记者了解到,钟老健康长寿,还有2条:
富有爱心。1952年,他弟弟乘飞机失事,留下3个年幼的孩子。他将3个侄子接到家中,与自己的5个孩子同吃同住,视如己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拉扯大8个子女,可谓含辛茹苦。老人生活简朴,却乐于助人。2008年南方发生雪灾,他已经94岁了,徒步找到居委会捐出1万元给灾区。
乐观豁达。钟老在历次“运动”中,历尽坎坷,均以笑置之。即使在“文革”时期遭受迫害,被剥夺工作和科研的权利,连续5年在东北劳动改造,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记者问起这段经历,老人坦言:个人委屈事小,心痛的是国家经历了10年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