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岁的张大爷全身皮肤发黄,连小便也是深黄色,就诊多家医院,有的说是传染病,有的说是肝炎。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当他最近来到二炮总医院就诊时,被确诊为“胆管癌并梗阻性黄疸”。
据二炮总医院肝胆胃肠病研究所所长周宁新教授介绍,根据癌肿部位,胆管癌常分为肝门部胆管癌、胆管中部癌及胆管下端癌。如肝门部胆管癌,它通常生长在肝管主干与肝总管汇合处。胆管中部癌位于胆囊管以下、胆总管中段。胆管下端癌主要指胆总管下端癌,多归于壶腹部或胰头部肿瘤。但这几类肿瘤生长部位都源于人体肝外胆管,加之主要症状表现为无痛性黄疸,经验不丰富的医生都会误诊为一般的肝炎、肝硬化或传染病。
不论在哪一部位的胆管癌,早期并没有典型的症状,大部分患者因黄疸而就诊,而黄疸是胆管癌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症状,绝大多数的胆管癌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巩膜黄染。黄疸是由于胆红素正常代谢紊乱引起血中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巩膜、黏膜黄染。正常胆红素最高为17.1μmol/L,胆红素在17.1--34.2μmol/L,临床不容易觉察,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μmol/L时出现黄疸。黄疸的特点是进行性加重加深,且多属无痛性,少数人黄疸呈波动性。只有很少一部分胆管癌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体重减轻、皮肤瘙痒、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就是胆管癌早期预警信号。胆管癌一旦到了晚期,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尿色如酱油或浓茶样,甚至出现黑便,这时就没有救了。临床发现,胆管癌发病人群以50—70岁的老年人居多,男性高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