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天地>>正文

“网上足迹是我成长的心路”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陈利、陆舟责任编辑:姜紫薇2015-02-06 08:01

“网上足迹是我成长的心路”

——聆听南京军区某海防团4名战士的用网故事

■本报记者 陈 利 通讯员 陆 舟

上图:照片由陆舟提供 毕文秀 合成

编者按 如果选一个词与青年官兵的爱好对接,很多人会想到“网络”。作为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很多人入伍前就是“鼠标控”“拇指族”,有的整天发微博“刷存在感”,有的加群入圈“吐槽拍砖”,有的喜欢追星追剧“猎新猎奇”,有的热衷游戏自诩“骨灰级玩家”……如今身处军营,在紧张的训练、工作之余,他们上网又会干些什么?兴趣爱好有哪些新变化?网上行迹又记录着他们怎样的成长足迹?春节前夕,记者走进南京军区某海防团,听4名战士诉说自己的用网故事。

朱雅盟:“微博控”转型“DV客”

当兵前的朱雅盟是个十足的“微博控”。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刷微博”。“日积月累,我的微博粉丝大概有1万多人。”朱雅盟说,为了对得住粉丝,自己微博的更新频率很高,除了转载各类八卦话题外,有时候连喝瓶可乐,自己都要拍张照片在微博上“秀”一下,这样做“就是为了从粉丝的留言中找到存在感。”

入伍后,朱雅盟再没法像以前那样整天泡在互联网上,这下让习惯于刷微博的他顿时失去了“存在感”。朱雅盟也试过使用联通班排的军综网发帖,奈何自己发布的那些娱乐话题在这里没了市场,应声者只有寥寥数人。

后来朱雅盟发现,军营网络上关注度和点击率较高的,大多是反映火热军营生活的DV短片。“要是自己也能拍出好视频,不就可以吸引身边的粉丝吗?”小朱向记者介绍,他上网搜集整理了大量摄像知识和拍摄技巧,一有时间就借来连队的DV实拍一把。他说:“为了找回属于自己的存在感,我也是蛮拼的!”

2013年春节,朱雅盟独自创作的视频短片《新年“虎”兵》亮相部队局域网后,顿时受到战友们的青睐和追捧,短短一周时间,有近万人次的阅读量和600多人留言点赞,团里还将短片刻录成光盘寄给战士亲属。

尝到甜头后,朱雅盟的拍摄劲头更足了,先后创作了《我的好班长》《做阳光快乐军人》《爱兵之心传三代》等多部DV作品,被南京军区网络电视台、福建省军区政工网等刊用,成为战士们眼中的“草根摄像师”。

朱雅盟如今已经很少再去更新维护自己的互联网微博,反而成了十几个DV高手的拥趸。“因为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存在感!”

王志勇:从网游争霸到训练争先

新战士王志勇个头不高,圆圆的脸看起来“萌萌哒”,两只眼睛却光彩照人。

“这小子脑袋瓜儿灵活着呢,玩游戏更是有一手,入伍前就在某大型网络游戏里组过战队、当过‘团长’,名气很大。”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友眼中在游戏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却在今年元旦过后,当着全连战友的面宣布,自己要和网络游戏彻底“拜拜了”!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王志勇有个战友叫吴洋,两人是坐同一列火车来当兵的老乡,新兵下连又有缘分配在同一个班。老乡加战友,让两人备感亲切,不仅在训练中互帮互助,就连周末休息,两人也几乎形影不离。

今年元旦期间,连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竞技活动。技术高超的王志勇在军事游戏比赛中占尽优势,稳稳拿了第一,赢得不少热爱网游的战友鼓掌称赞。

然而,小王拿第一的高兴劲还没过,吴洋便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游戏比赛当天下午,连队紧接着举行军事技能竞赛,吴洋在手榴弹投远比赛中,一出手就扔出了55米,名列连队新战士第一。

听此成绩,不仅连队官兵为他点赞祝贺,连长涂俊龙更是赞赏有加:“晚上让炊事班给吴洋加个煎鸡蛋,文书把吴洋的照片贴到连队门口的训练龙虎榜上!”

“在游戏里拿了第一,战友们顶多淡然一笑;在训练中拿了名次,却能受到全连战友的赞许认可……”两者对比,王志勇明白了一个理儿:“在网游中称霸,不如在训练上争先!”

如今,王志勇把上网打游戏的时间都用在了训练上,个人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前几天,连队组织专业操作考核,王志勇顺利从三炮手转为瞄准手。

莫海明:退出“灰色QQ群”

周末,南京军区某海防团军营互联网吧里一派热闹景象。角落处,中士莫海明伏在电脑前,一边对照自考书籍,一边看某知名网校在线授课视频。连队官兵说,上网学习这事儿,莫海明已经坚持了两年多。

入伍前的莫海明可谓是“资深”网民,光Q龄就有10年。“那时候上网,主要是和网友聊天。”他坦率告诉记者,自己当初加了很多聊天群,整天辗转其间,用一些灰色小段子、恶搞图片吐槽拍砖,认为那样“既可以增加幽默感,也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打开眼界”。

来到军营后,莫海明却因为这些“知识”丢了面子。训练间隙,原本想讲个灰色笑话逗战友们一乐,没想到自己话还没说完,就被大家“一顿剋”;连队组织辩论赛,以前从网友那里听来的“热辣观点”,就好比阳光下的冰雪, 一经反驳立马消融……

渐渐地,莫海明对自己加入的那些QQ群有了疏远之心,也开始看不惯里面鱼龙混杂的聊天内容。一次大项任务结束后,莫海明登录网吧QQ,刚好有个群在聊涉军内容,有网友接连发布几张电脑合成的恶搞照片,调侃军人职业,抹黑军人形象。联想到自己和战友们在训练场上流血流汗,莫海明怒了,当即予以反驳,并点击了“退出该群”,并同时退出了其他几个类似的灰色QQ群。

如今,莫海明只保留了一个亲友群和一个同学群,上网也很少聊天,而是忙着学习“充电”。他说:“与其听不相识的人乱弹琴,倒不如把网络作为一块学习园地,静下心来学点有用的知识,提高内在素质和涵养。”

林骄龙:和网络小说说“再见”

谈起网络小说,大学生士兵林骄龙引用了一句诗来形容自己的经历——曾经沧海难为水。

林骄龙说,读大学的时候,舍友们都爱看网络小说。不管是玄幻、网游、都市、修仙,大家几乎都会看一些,平时聊天最多的话题也是小说内容。“记得有一本玄幻网络小说,我追了整整3年,每天晚上等到10点钟,就为了看两章更新的内容。”

“那时候身边人都这样,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林骄龙说,参军入伍后,身边战友平时关注较多的是训练、生活和学习中的感悟,即使平常聊天“吹牛”,说的也多是可圈可点的身边人身边事,“网络小说描绘的那些虚幻的内容,和连队生活离得太远。”

但是,毕竟多年养成了习惯,林骄龙坦言,新兵下连后,自己还是忍不住买过几本网络小说私下里看。可一来身边找不到人交流,自己一个人看着无味,二来那些杜撰出来的情节也让自己有了抵触。“成功哪能靠好运得到的‘神兵’,或是意料之外捡到的‘重宝’?身边那些‘精武标兵’‘先进个人’,谁不是靠着努力和勤奋一步一步拼出来的?”林骄龙说,部队的经历让自己变成熟了,准备下决心和网络小说说“再见”!

据林骄龙介绍,当兵后,他读完了《狼图腾》《致加西亚的信》《细节决定成败》《亮剑》等6本书,最近正在看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写的世界名著《百年孤独》。“每次看完一本书,我都会写一篇书评,发布在自己QQ日志里,分享给我的亲朋好友,感觉收获满满的!”

(《解放军报》2015年2月6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