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例
9个月大的小明聪明可爱,长得虎头虎脑,十分惹人疼爱,被父母和长辈们视为掌上明珠。这天,妈妈因为要去做饭,就把小明放进了学步车里,然后又把刚灌满开水的热水瓶放在了茶几上面,可就在妈妈转身的一瞬间,双腿已经很有力的小明飞快地在学步车里滑动,好奇的他伸着头、弯着身子,一双小手伸向桌边的暖水瓶。“哗啦”——暖水瓶被扒倒,开水眨眼间滚出水瓶嘴,小明的右上肢和胸部被烫伤,稚嫩的胸部和右上肢起了一大片的水泡。
红红是个1岁3个月大的女孩,周末这天,爸爸、妈妈要带孩子去公园里玩耍。本来高高兴兴的周末亲子游,却发生了不幸。妈妈考虑到天气热,想带一杯白开水给孩子喝,便特意倒了一杯开水放在桌边晾着。红红不知是渴了,还是好奇调皮,立刻伸手去拿那杯水,结果,胳膊和大腿都被开水烫伤。
建议:轻度烧伤早处理 科学看护是本领
据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申传安介绍,很多儿童开水烫伤案例中,就是因为孩子不知道热水有危险,伸手去抓,结果就很容易被烫伤,父母对此负有责任。当然,孩子被烫伤,父母肯定是最不愿意见到这种事情发生。但是,年轻的父母们,有没有好好学习过安全养育孩子的知识,有没有对孩子尽到安全监护的责任,尤其是幼儿,还不会表达,不知道世界存在哪些危险的情况,他们的安全成长完全依赖于监护者的看护。
尤其是外地来京打工人员多数居住条件较差,多是厨房和卧室连在一起,加上父母忙于打工,疏于对孩子的照管。特别是3~4岁的儿童,刚刚会走路,自我保护能力很差,对大人的模仿力又很强,如果家长稍有疏忽,极容易发生危险。而危险发生后,很多父母又没有很好的进行早期处理,这也造成孩子被烫伤后的情形严重。
申传安主任强调,发生烧烫伤后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局部降温,凉水冲洗是最切实、最可行的方法。冲洗的时间越早越好,即使烧烫伤当时已造成表皮脱落,也同样应以凉水冲洗,不要惧怕感染而不敢冲洗。冲洗时间可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准。
如不能迅速接近水源,也可以用冰块、冰棍儿甚至冰箱里保存的冻猪肉冷敷。如采取的冷疗措施得当,可显著减轻局部渗出、挽救未完全毁损的组织细胞,若在到达医院之后才采取这一措施,在多数情况下已丧失了冷疗的最佳时机。
如果要进行早期处理的话,首先,家长不要惊慌,要让孩子尽快脱离热源。同时采取(水)冲、脱(衣)、泡(冷水)、包(扎)、送(医院)几个简单的早期处理措施:一定要边用水冲边给孩子脱衣服,脱衣服后继续用凉水冲洗受伤部位半个到一个小时,感觉到不很疼了,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布覆盖创面尽快送医院。
用冷水冲泡的目的主要是减轻余热向深部组织渗透,减轻水肿、疼痛,减轻余热对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果烧烫伤部位在颜面、头颈部、会阴部等,由于部位特殊,即使受伤面积不大,也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这时除用冷水冲洗外,为防止发生休克,可以给患者喝些淡盐水,补充血容量,减轻休克程度。还有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给孩子喝大量的白开水。再者,对创面不要做任何处理,烫起的水泡要注意保留,不要撕破。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的伤处涂抹酱油、醋、碱、牙膏或紫药水之类的东西,这样不但不能减轻伤情,而且会继续剌激创面,加深受伤程度,增加感染的机会,到医院后也会给医生的诊治造成困难,在冲洗这些涂抹物的时候会加重孩子的痛苦。
剖析:小儿好动必须防 悲剧发生后悔迟
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的烧伤整形科,经常能看到因为意外烫烧伤前来就诊的孩子们,应该说,像类似小明、红红这样的孩子,在家中或户外遭遇到意外烫伤,主要还是作为父母的监护责任问题。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年轻的父母并不知道,儿童在从婴儿到学龄前这几年,不同成长阶段所需注意的安全事项有所不同。
一岁之前的宝宝已经能听懂父母常说的各类语言,表情或者批评,言语动作和情绪也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人尤其是父母的外部言语刺激会促使宝宝们产生智慧活动,并催发他们的智力发育,他们对外部世界具有浓厚的探索兴趣,并逐渐形成个性化的表达和性格特点。在这个时期,父母如果亲自带孩子,一定要对宝宝们多说话。如果家庭中有一些能够对宝宝造成危险的物件不能做到完全消除,家中也没有条件为孩子设置独立活动的安全空间,父母就必须反复交代孩子什么东西不能触碰,什么地方不能进去,什么东西不能吃喝等等。并且,可以尝试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危险。父母也可以示范体验,给孩子表演出危险情形,使他们形成对某些事物的危险的认识。
比如,上述案例中的九个月大的小明,正处于学步阶段,他对于世界的认知还处在启蒙期,对于各种生活中的危险完全没有意识,作为外地在京的打工父母,生存和生活条件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消除家庭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就要多加防范了。
当然,最主要的措施,还是要对生活热水的使用、存放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尽量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位置,要使孩子在家庭环境内的活动尽量做到安全。
相关链接
“热水似火无情”运动
1992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发起了名为“热水似火无情”的预防儿童烫伤运动。该运动之后出版的一份关于医院急诊收治伤害病例的报告显示,烫伤是儿童入院治疗的第4大原因。该运动取得的一项成果是,澳大利亚现已立法规定全国范围内淋浴间水龙头的热水温度最高不超过50°C,无论是新配备还是替换改造后的设施均应符合此标准。
该运动的第一阶段提升了公众对儿童烫伤原因的认识,其中最严重但可以预防的危险是热水水龙头导致的烫伤。运动第二阶段的重点是如何改变淋浴间热水水龙头的温度,专家修订了标准并加以推行。在1989~1996年间,0~4岁儿童因烫伤而住院的比率下降了13%,并且住院时间也减少了18%;总共减少了27%的总住院床位使用率。最严重烫伤发生率的下降最为明显,在预防儿童烫伤运动第二阶段之后的两年内减少了30%,每年总共给卫生系统节约了380~650万澳元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