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军改“第三大战役”,关系每个官兵的切身利益!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作者:大钧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8-11-15 13:04

昨天,新闻联播头条再次引起了广大军人军属的关注。这条长达8分多钟的新闻,内容自然是重磅——

中央军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会议13日至1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习主席的话语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为何意义如此重大?

有媒体评论说:“中央军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军队改革向全面胜利的目标迈出决定性步伐。”

历史的发展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而这几步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兴衰存亡。

当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毛主席果断实施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战决胜,横扫千军如卷席,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由大向强的历史关口,习主席以恢弘的战略气魄领导推开国防和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革,指挥了一场走向强军的大决战。

这些年,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率先展开,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压茬推进,当前深化改革正向“第三大战役”发起攻坚——全面改革那些滞后于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变化、国家政策制度创新发展的军队政策制度。

我们常把这场军改比作人的新生,如果说前“两大战役”就像重新搭建了骨骼框架,要变成有血有肉的人,还需造血生肌,按下政策制度这个“激活键”。

军事政策制度调节军事关系、规范军事实践、保障军事发展,是撬动全局的有效杠杆,对军队建设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法与时变,礼与俗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党的历史使命、人民军队担负的职责任务,根据建军治军特点规律和实践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军事政策制度,为人民军队永葆性质和宗旨、提高打赢能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但应该要看到,我国现行军事政策制度这些年虽然不断进行调整,但理念不先进、导向不鲜明、体系不完备、军地不衔接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已经不适应甚至严重不适应形势任务发展的要求。

官兵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不改革,不全面改革,不彻底改革,我军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当前,政策制度改革“第三大战役”已经打响。这是领域最广泛、体系最复杂、敏感性最强、效能最凸显的一项改革,也是整个军队改革的决胜之战。

“眼前有了繁花,并不等于手中就有了鲜蜜”。军事政策制度,关系到所有官兵的切身利益。改革究竟该如何着力、如何发力、如何聚力?

习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指明了军事政策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深化我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就是要完善军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形成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我军党的建设制度。

创新军事力量运用政策制度,就是要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制度,构建联合作战法规体系,调整完善战备制度,形成基于联合、平战一体的军事力量运用政策制度,全面履行新时代我军使命任务。

重塑军事力量建设政策制度,就是要加强军事人力资源制度体系设计,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优化军人待遇保障制度,构建完善军人荣誉体系,统筹推进军事训练、装备发展、后勤建设、军事科研、国防动员、军民融合等方面政策制度改革,形成聚焦打仗、激励创新、军民融合的军事力量建设政策制度。

推进军事管理政策制度改革,就是要创新战略管理制度,构建军费管理制度,加强军事资源统筹安排,推进法规制度建设集成化、军事法规法典化,推进军事司法制度改革,形成精准高效、全面规范、刚性约束的军事管理政策制度。

这“四个方面”集领兵、用兵、养兵、管兵之制于一体,适应了新时代、新使命、新体制的要求,涵盖了军事实践活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可以想见,一个约束有力、激励有效的制度环境,必将更好调动军事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提高军队战斗力。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改革战役打响之后,需要所有官兵一起努力!我们相信,这场攻坚战,将检验真正优秀的军人,也将塑造真正优秀的军人。这支经历过血火考验的人民军队,也将在改革这条新的长征路上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