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正平:今天,请致敬这位伟大的女性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作者:綦欢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8-11-14 13:02
1949年11月14日,她在重庆军统集中营电台岚垭英勇就义,年仅29岁。

——题记

我看见一所大厦。正面一道窄门大开着。门里一片阴暗的浓雾。高高的门槛外面站着一个女人。浓雾里吹着风,从那建筑的深处透出一股寒气,同时还有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传了出来……

上文出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短篇小说《门槛》。

小说描写了一位为革命献身的女人。她面对可能的苦难毫不在意,执意迈入通往未来的大门。而现实中我们所熟知的江姐——江竹筠,也同样在面对劫难之时,毫不迟疑地选择跨入“门槛”。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当代,无数英雄烈士被“解构”,并冠以“解读”的名义。那么在江竹筠牺牲69年后的今天,我们用解构的反面——以“结构”的方法,在串联起的线索中重读江姐。

1

“你想跨进这门槛来做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我知道。”女人回答道。

江竹筠于1920年8月20日出生在四川自贡的一个农民家庭,8岁时母亲带着她投奔亲戚,10岁时便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在此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尽管她十分向往革命圣地延安,但依然服从组织安排,留在重庆担任通讯联络的工作。为了保证地下工作的安全,江竹筠考入了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

江竹筠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或许稍显平淡,但如果考虑到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就能体会到她站在革命的大门前所需要的勇气:1939年,日寇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华北告急,武汉告急,长沙告急,中国军民付出了无比惨痛的代价,前景是晦暗的。

勇气绝不是绝望中的歇斯底里,而是知不可为而为之。无论未来将会如何,江竹筠都选择了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事业。1949年中国文盲率高达80%,1939年的中国更是可想而知,江竹筠接受过高中教育和会记职业教育,在当时已经属于知识分子,在政府寻一份差事十分简单,然而她却选择了加入中国共产党。正是她在童年吃过了苦头,又接受了教育,目睹了人民的苦难,才决心觅一条崎岖艰难的路来辟出一片坦途,寻求光明。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