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00后新兵·吃苦
没有汗水浇灌,梦想之花怎能绽放
■刘亚彬
“自古军旅多艰险,从来为武少安闲。”当兵是要吃苦的,不吃苦当不了好兵。当看着一个个成长在物质充裕时代、手上很少有老茧、脸上稚气尚在的00后新兵走进营门,不少带兵人心里会打鼓:“这些新兵愿意吃苦吗?吃得了苦吗?”
的确,如果只看这些新兵入伍前的经历,这样的顾虑并非多余:武警某部对1400多名新兵调查问卷后统计发现,74%的新兵“入伍前身体上没有受过大苦”;海军某部新兵团的调查显示,86%的新兵家长“最担心自己的孩子因吃不了苦而打退堂鼓”。
然而,没吃过苦并不代表不愿吃苦。比如,在陆军某旅新兵营,90%的新兵认为“自己有吃苦的思想准备,不怕吃苦”。某基地新兵营的200余名新兵还在决心书中请求新训骨干生活上不要给他们当保姆,训练上“不要手下留情,对我们严一点,狠一点”。
一位哲人曾说:“尽管苦是人生的补药,但因为这种药太苦了,因而不少人在心里还是很不愿意吃的。”毋庸讳言,在这些“很不愿意吃的”群体中,也包括部分新兵。在这些新兵中,有的怕苦,听到操课号就叫苦叫累;有的躲苦,3公里能少跑一回是一回,俯卧撑能少做一个就少做一个。
一名学者要渡过无涯学海,需要“苦作舟”;一个登山者要登上山巅,需要“苦作梯”。同样,新兵要实现从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也需要“苦作伴”。所不同的是,学者和登山者如果在苦面前投降,换来的顶多是人生平庸和看不见壮美风景,而军人在吃苦面前没有选择,必须“掉皮掉肉不掉队”。这是因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平时不吃苦,训练不刻苦,上了战场是要丢命的,是难以有效履行“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使命的。
00后新兵被称为“强国一代”“强军一代”。是的,蓬勃的信息化发展浪潮、肥沃多样的成才环境,“机会多多”的新时代火热军营,给这批新兵提供了走向“强”的众多机遇和宽广舞台。但应该看到,不经荒凉,难抵繁华,“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强”不是等来的,也是等不来的。不流汗,不付出,不吃苦,沉湎于昨天,沉醉于明天,势必会沉没于今天。
网上曾流行这样一句话:“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新兵正值青春年华,就是“最能吃苦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吃苦,到了将来就会吃亏。其实,这时候的吃苦是吃补,补的是精神、信念、品格和才能,能为即将的蜕变以及未来的成长、成才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在青年时期不但乐于吃苦,还常常“自讨苦吃”:盛夏,他赤背将自己置于骄阳下做“暴晒浴”;寒冬,他穿着薄衫在山谷中作“冷风浴”;雨天,他光着上身傲然进行“雨淋浴”。可以说,正是坚持不懈地主动吃苦,才铸就了一代伟人超凡的革命意志和坚定信念。
令人欣喜的是,在新兵中,以苦为乐者越来越多。前不久,入伍前体重为186斤的某部新兵高卓儀,周末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两张体形巨变的照片。谈及从肥胖到强壮的过程,高卓儀自嘲道:“‘特别能吃苦’这5个字,我当兵前只做到了前4个。如今我不仅全做到了,还想告诉广大新兵战友,酷从苦中来,想酷先吃苦。”
“我是一粒小小的树籽,心怀长大成材的梦想。无论是被播撒在富饶的平原水乡,还是被种植在荒凉的高山顶上,我都不放弃长成大树的渴望……”这段时间,歌曲《树籽的梦想》在网上很流行。新兵来到军营,就好比树籽落入土壤,想破土而出,成为参天大树,就必须经受风吹日晒之苦。这些苦,都会“落在春的泥土里”,在将来“开出下一个花季”。
去年9月,在与战友连续奋战3昼夜排除堰塞湖险情后,一名战士对采访他的记者说:“看到乡亲们脸上的笑容时,我不但不觉得苦了,还感到很幸福。”军人吃苦是为己,更是为国。新兵来到部队,多想想军人的使命,多想想肩上的责任,就会“天寒地冻何所惧,笑向苦累觅甘甜”,自觉苦中砺志、苦中长才、苦中建功。
(解放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