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爱兵"的警卫排长 彭德怀反应竟如此强烈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张斌责任编辑:李晨
2017-05-22 02:32

不爱兵就不配当干部

朝鲜战争中的一天晚上,彭德怀在窑洞里办公,警卫人员在洞口执勤并轮班休息。深夜,彭老总推门而出,一名战士在洞口睡觉,腿正好挡住了出路。警卫排长韩景修一个箭步上前,把战士小腿一拎,甩到一边。彭老总当即喝止:你不爱兵,就没有当干部的资格!

对这一“拎”一“甩”,彭老总为什么反应如此强烈?这不是作秀,也不是性急。其时,战事胶着,战场惨烈,没有“视卒如爱子”的生死相依,就没有战士们“可与之俱死”的赴汤蹈火,也就打不赢这场实力悬殊的残酷战争。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正因此,彭老总虽有雷霆之威,仍不忘“将手插进士兵鞋内检查是否保暖”,甚至于“部队打了胜仗奉上‘万岁军’美誉”。

许世友也曾说过:“不爱兵就不是好干部,不懂得爱兵根本不配当将军。”其实,从硝烟中走来的开国将帅们都有此刻骨感受。毛泽东为负伤的战士包扎,并亲自背到卫生队。朱德的马背上总会挂好几双草鞋,随时准备给战士穿。贺龙为救一名冻僵的战士,解开衣扣将其搂在怀中。正是凭着“爱兵如子,胜乃可全”的官兵同心,我军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如今,硝烟散去,发展主导,“干部资格”没有了血与火的考验,爱兵与不爱兵的差别似乎不那么大了。个别干部对战士不打不骂也不爱,说不到一起、玩不到一起、干不到一起;战士不顶不撞也不听,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军队是要打仗的,干部是要领兵的。有爱则军心聚,无爱则军心散。如果平时不爱兵惜兵“亲如兄弟”,战时怎能“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如何能够“一呼百应震敌心”?

“你们对战士好,战士一定会以很好的态度对待你们,这样的队伍,是什么敌人也打不散的。”正在推进的“脖子以下”改革,不仅是一次体系重塑,也是一次利益重构;是对战士觉悟的考验,也是对干部资格的检验。“情者,人之欲也。”要想让战士甘当改革的一块砖和铺路石,带兵人就要捧出一颗心和满腔情,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增进感情、在手拉手的互助中融洽关系、在实打实的关爱中赢得兵心。如此,才能上下同心同欲、官兵同舟共济,确保各项改革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