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待不在“金多少”,关键要看“含金量”
今天,如何有效激发广大青年的参军热情?在太原市小店区,有两位大学生的应征故事,让记者颇为感动,也能给人一些启发。
一位是山西大学毕业生刘彤,已经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征兵工作启动后,他第一时间去报了名。相处4年的对象不愿意,小伙子却很坚决:“当兵一直以来就是我的梦想,对于我来讲,没有比当兵更大的事。”原来,小伙子的父亲曾经是军人,父亲从小就教育他,好男儿就要去当兵。
还有一位是山西工商学院大二学生,听说视力弱可能会影响征兵体检,赶在体检前两个星期,用生活费做了近视矫正手术。这名学生是学院国旗班成员,经常听仪仗队官兵的故事,从军报国的信念早已在心头扎下了根。
从这两位大学生的参军故事中不难看出,他们之所以从军入伍,是家庭和学校的小环境影响了他们,坚定了他们参军入伍的信念。
而在山西各县市采访中,谈起“如何提高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积极性”,大家几乎众口一词: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军人、崇尚军人的浓厚氛围。一位地方领导在征兵会议上的一番话更是振聋发聩:“征兵还需要打广告吗?我看不需要!我们把转业军人安置好了,拥军优属做好了,就是最好的广告!”
诚如斯言。提升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积极性,落实优待政策是关键。
“但是,参军入伍不能只算经济账,更不能为了完成征兵任务不断提高优待金。”长治军分区军务动员科科长张健说,要少算经济账,多算政治账,不能老讲“当兵两年能拿多少钱”。“如果当兵要先考虑给多少钱才去,那上战场又该发多少钱?”他反问道。
优待不在“金多少”,关键要看“含金量”,看它能否有效激发全社会崇尚军人的氛围,看它能否为青年入伍解除后顾之忧。简而言之,就是要把优待军人体现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方面,山西已经走在了前面——
在山西全省,凡是国营公交车,都对军人免费;所有景点,无论是公是私,全对军人免费开放。
在运城市一些县市,农村土地多,孩子当兵走了,家里少了壮劳力,当地政府设立保障金,组织人力帮军属收割,费用由财政报销。
在吕梁,当地政府给农村地区军属免费发放冬季取暖用煤。
“优待政策要让军人感到光荣和自豪,要能真正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这才是激发参军入伍的根本所在。”许多一线征兵人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