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红军的部队传承

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张化民 常文平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7-04-24 10:36

从西北抗日同盟军骑兵大队到步兵第8师

1932年1月初,西北抗日同盟军骑兵大队在甘肃省正宁县北柴桥村成立,2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骑兵大队,大队长强龙光。12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红26军第2团骑兵连,1933年11月合编为红26军骑兵团。1935年9月,改编为15军团直属骑兵团,11月骑兵团调离红15军团建制,编为军委直属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1团。1936年7月1日,15军团手枪团与骑兵连合编,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3团。在谢子长、刘志丹、徐海东的直接领导下,30人的骑兵大队逐步发展成为两支正规的骑兵团,骑兵部队先后毙俘敌15000余人。

1937年8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1、3团分别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骑兵营和第129师骑兵营。在抗日战争中,由第120师骑兵营和第129师骑兵营发展起来的部队发动了有较大影响的战斗548次,毙、俘日军、伪军31900余人,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创建了功绩。

解放战争时期,骑兵部队共歼敌21270余人,俘敌13970余人,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贡献。

1952年5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1师。骑兵第1师曾两次受到毛泽东批示表彰,先后参加了开国大典及3次国庆阅兵。1962年8月移防新疆。1985年11月,整编为新疆军区步兵第8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下辖步兵第22团、步兵第24团、炮兵团、高炮团和装甲团。

从秀延、米西红军游击队到坦克第3师

抗战期间,八路军后方留守处组建绥德警备区,司令员陈奇函(后王震、王尚荣、李井泉),政委郭洪涛(后王震、习仲勋、李井泉),统辖陕北秀延12区红军游击队、米西红军基干游击队、米脂警卫队、吴堡保安大队、河防游击队、清涧警卫队、清涧保安大队和佳县河防游击队等地方武装。

解放战争期间绥德警备区改称绥德军分区,司令员吴岱峰,在米脂、佳县、子洲独立营3个营的基础上,扩建警备第4、第6团,最终改编为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

1950年11月8日,以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为基础,在吉林省四平市组建坦克第3师,并入朝参战。1983年1月,坦克第3师划归陆军第39军。2011年裁编为装甲3旅和机械化步兵202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