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红军的部队传承

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张化民 常文平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7-04-24 10:36

从神府特务队到红军铁甲旅

抗战时期,独立第2师改编为八路军120师警备6团,团长王兆相,政委张达志,开赴晋西北,对日作战,最终改编为绥蒙军区塞北分区第9团。

解放战争期间改编为3军8师第24团,参加了解放山西、保卫陕甘宁边区和解放大西北的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河西走廊剿匪和抗美援朝。1998年改编为某军装甲第11旅第42团,为全军装甲兵部唯一的红军团。从7个人4把土枪的神府特务队发展成为现在的红军铁甲旅。

来自于红28军的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

在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参加阅兵的以英模部队命名的方队中,在第6个出场的“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某机械化步兵团3营7连,又被称为“尖刀七连”,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其前身是陕北红28军。

抗战期间,红28军缩编为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2营及716团侦察连,团长宋时轮,政委廖汉生,2营营长陈方仁,教导员王再兴。“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即716团侦察连。716团2营先后改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12支队、冀察热挺进军第9团(创建了平西抗日根据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第2团。解放战争期间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第16师47团。1953年5月,第16师改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5师。

而716团侦察连随716团团部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该连除被授予“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外,建国后分别被原武汉军区、原昆明军区授予“夜老虎连”“尖刀七连”荣誉称号。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两次,集体二等功5次,连续多年被上级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红30军和陕甘边红军游击总指挥部的传承部队

1933年3月中旬,陕甘边区特委决定成立陕甘边区游击队总指挥部,李妙斋(后吴岱峰)任总指挥,习仲勋任政委。红军时期,先后改名为陕甘边红军游击队第3路总指挥部、陕甘边南区游击队总指挥部、关中特区军事部。

抗战时期,红30军和原359旅718团被编为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1旅第3、8团,旅长文年生,政委阎红彦。1941年8月,关中保安司令部(原关中特区军事部领导的红军游击队)编入调守关中的警备第1旅。1943年1月,警备第1旅整编,警3团编散,有2个营编入以原警8团为主的新警1团。1945年,警1团由文年生率领,开赴冀热辽战场。解放战争时期,编入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3师,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134师,现在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军。留在西北的警备第1旅后改编为西北野战军第4军步兵第10师。1952年,步兵第10师改编为炮兵第10师。2003年,炮兵第10师整编为陆军某炮兵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