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5月10日凌晨选举结果的出台,文在寅不出意料地当选为韩国第19届总统。
对于自己的胜选,文在寅早有把握。8日他在忠清北道忠州选举游说时表示说,“如今问题在于,我文在寅的得票率会是百分之多少”,“大家会让我的得票率超过50%吗”。文在寅方面的选举对策本部长宋永吉更直言,“如果想要冲破目前韩国所处的经济困境与朝核问题等,国民必须为文在寅投出过半数的压倒性得票率。”
作为大选“复习生”,文在寅在2012年总统选举时曾惜败朴槿惠。但如今的韩国政坛早已物是人非——亲信门爆发、保守政党龟裂、朴槿惠入狱,诚如文在寅所说,应尽快结束目前社会分裂的状况,韩国将踏入一个“正义统合”的时代。由于韩语中“文”与“门”的写法相同,不少人企盼,文在寅能够真正开启韩国新时代的“大门”。

2017年5月9日,韩国首尔,文在寅向正在观看出口民调直播的党员挥手致意。
脱北后裔曾是“问题少年”
文在寅的人生轨迹,可谓韩国民主化进程的缩影,也反映出一代韩国人在改革道路上做出的不懈努力。
他从小家境贫寒,出生之前,父母原本生活在朝鲜东北部的咸镜南道。1950年6月,战争爆发,父母乘船逃难来到韩国南部的巨济岛,靠给人打工、送煤炭、卖鸡蛋维持生计。
文在寅上小学时,全家搬到釜山影岛。幼年时期,文在寅的外号是“问题儿童”,起初因为名字谐音相似,长大后由于性格叛逆,他成为了真正的“问题少年”。参与民主化运动后,他曾两次入狱。因而,他常常自嘲自己从来都不是教科书上的“模范和榜样人物”。
上学期间,他所就读的庆南中学富家子弟云集,这所学校后来出过总统(金泳三)、国会议员、法院院长等韩国行政、立法、司法领域的代表人物。
这段上学的经历对文在寅日后的思想和事业规划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中学为他带来了广泛人脉,但这些同门师兄弟之后却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大部分人成为了右翼保守派成员。在这样贫富差距巨大的校园里,他第一次对“不公平”有了切身体会。在人生的叛逆期,他成为了真正的“问题少年”,和周围朋友抽烟、喝酒、看黄色小说,据说曾被校方4次劝退。
他曾透漏:“上学期间,因无法负担学生会费,每当要缴费那天,我都会逃学跑到海边玩一整天。”这成为他强烈主张要“学费半价”的原因之一。
经历了高考落榜和复读,文在寅以校级状元的身份考入韩国名门庆熙大学法学院。之所以选择庆熙大学,与这所学校的创始人赵永植博士和文在寅的父亲一样,都是从战争时期来南方避难的人士不无关联。
接下来的经历悬念迭出。大学三年级,为反对朴正熙的独裁统治,他策划组织了庆熙大学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的学生游行,共4000多人参加。他也于1975年被军政府以参加示威的罪名,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要求校方除名。出狱后,他被当时的军政府强制征兵,开始了军旅生活。有趣的是,在特战部队服役期间,因表现出色,他还担任了陆军特战团旅长,并受到后来的韩国总统全斗焕的表彰。但此后,文在寅成为反全斗焕独裁的先锋力量。
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韩国一片混乱之时,文在寅因参与游行、违反戒严令再次被捕。同年他收到通过司考的成绩单,但由于有犯罪前科,他被禁止担法官。文在寅说:“我很失望,但法治的梦想一直在我心中,从未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