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叔叔,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你!”
“我等你!”
地震后那段时间,他和战友们每天都会来到安置区,为我们搭建帐篷、修建板房。一到他们休息时,我就跑过去给他递上水壶,他就会给我讲他当兵的故事。
“长大后你想干嘛?”其实这个问题,震后一名电视台记者曾问过我,我当时的回答是成为一名作家。可面对他,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
“我在你这个年纪,就想着要当兵。”他笑着对我说。
“当兵,当兵,当兵……”我心中默念着。
完成救援任务后,他们即将撤离灾区。临行那天早上,我早早爬起来,在乡亲们簇拥着的车队中,寻找着他的身影。
“叔叔!”我一边跑着,一边向他招手。听见了我的声音,他定住了目光。“小家伙,我要走了。你要好好读书,才能走出大山!”抱着他送给我的笔记本,这句嘱托,我记在了心头。
就在车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我用尽所有的力气大喊:“叔叔,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你!”
“我等你!”他摇下车窗,和我挥手告别。我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长长的车队,消失在延绵无尽的群峰。
8月份,学校恢复上课,我也走进由他和战友们亲手搭建的板房教室。我告诉自己,从这里开始,我要一步步成为他。因为保密的原因,我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和部队番号,只是从他们举着的标语上看到过“猛虎师”的字样。但那身迷彩绿、那句“好好学习”的嘱托、那句“我会成为你”的约定,已牢牢刻在我的脑海里。
高中三年,我把“国防科技大学”六个字刻在文具盒上,时刻给自己鼓劲。每次午饭、晚饭时间,我都是尽快冲到食堂,节约出排队打饭的时间;出课间操时,我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第一个跑回教室的人。当我的“洪荒之力”被彻底激发,在这样争分夺秒的刻苦学习中,我的成绩不断提升,从全校600多名进步到前30名。
2012年,距离汶川大地震整整四年。这一年夏天,我拿到了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