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最后一管岩芯“出海”前,技术人员和首席科学家Hans christian在操作甲板上等待。本报记者 张盖伦摄
科技日报“决心”号4月24日电 (记者张盖伦)24日,在收获了部分测井数据之后,因海底钻井管壁变形,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368航次第一站位U1501的测井提前结束。这也意味着,IODP 368航次完成了第一站位的全部钻探工作。
“深度:644.3米;最后一管岩芯回收率:85%。”23日,“决心”号实验室主任助理丽萨(Lisa)在岩芯实验室门口的白板上写下最后一管岩芯数据,并加上6个字母“EOH(end of hole)/EOS(end of site)”。
“我们超预期地完成了科学任务。”IODP 368航次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翦知湣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第一站位(U1501)的钻探目标,是取得南海新生代完整沉积层序列。“这一目标完全实现。”
IODP 368航次要探寻南海海陆变迁之谜。执行该航次任务的国际大洋钻探船“决心”号于4月14日驶向目标海域,4月15日到达目标站点。4月17日凌晨,该航次收获了第一个站位的第一管岩芯。
在2845.8米深的海底,钻管一直往下,深入到海底之下644.3米。这些岩芯,将南海的故事讲到了更早以前。
“通过研究南海古环境变化,我们也能了解南海构造演化的历史。”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第二次南海大洋钻探首席科学家林间教授表示,第一站位的钻探比原计划提前3天结束,为后续钻探留下更多时间。连日来,钻井工人、科学家和技术团队24小时两班倒工作,采集和分析岩芯数据。
“而且,我们在这里钉了一根‘金钉子’。”这口井将成为设立识别地层界限的重要标准,如同为南海沉积这本存续几千万年的地质书精确地标出了页码。林间表示,已获取的珍贵的岩芯材料,将对研究南海“沧海桑田”变化中的重大构造事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