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马”源于军队,更与军事紧密相连。它以美军定点跳伞、战机低空飞行表演以及大炮开火作为起点出发仪式;领跑兔子都是精干威武的美国大兵;沿途所有服务人员都来自美军各个部队,全程为参赛者提供服务保障;完赛后,海军陆战队队员会给每位参赛者敬标准军礼并颁发奖牌……
“海马”的完赛奖牌,也别具一格。奖牌由海军陆战队的军徽演变而来,是一只抓着地球的雄鹰和一个穿过海洋的锚,代表着美国海军陆战队“全球到达,全球打击”的军事理念。
除了这些,“海马”的比赛路线也很有仪式感。起点设在五角大楼,终点在国家广场,途经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一些著名景点。跑步路线特意安排经过阿灵顿公墓,其中有一公里长的道路两侧插满了美国国旗,国旗下方摆放着美国牺牲士兵的照片,上面写着他们的姓名和牺牲信息。跑到这里,参赛者都会保持安静,默默行注目礼悼念他们。
“海马”的参赛者当中,除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跑步爱好者,还有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美国大兵,他们有的踩着假肢、有的坐着轮椅;还有烈士的家属们,他们在衣服背面印着牺牲亲人的照片静静奔跑,以此来纪念他们。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美军的荣誉感,也密切了民众与军队的情感联系,“国民马拉松”的名号不胫而走。
或许是受到美军的影响,与美国相邻的加拿大于2008年举办了首届名为“军跑”的军队马拉松赛,此后每年一届。加拿大军方高度重视这项赛事,每年在马拉松赛上展示装甲车、火炮、医疗车等武器装备,还安排现役军人和市民互动,普及军事常识,提升军队形象,激励伤残军人参加社会活动,传递坚强勇敢的信念。随着知名度提升,越来越多的加拿大民众参加这项比赛,以表达对军人的支持。
美国和加拿大军方主办马拉松,重点都落在了提升军队形象上,这些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毕竟,和平时期,军队需要更多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