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打通战保“肠梗阻”
联勤保障中心的战友们:
去年底,我们旅成建制执行对抗演练训练任务,部队在两千多公里的跨战区机动中“来去自如”:行,有战区军代处协调的专列输送;吃,有沿途军供站定点提供热食;住,有铁路部门专职押车员伴随服务。官兵感叹:有了联勤保障,部队不再为跨区千里行军发愁!
但是在总结中我们也感到:由“保生活”向“保打仗”转变,联勤保障在与作战部队的对接中,还有很多需要打通的“肠梗阻”。
近年来,我们旅所在基地部队成建制跨战区执行演训任务成为常态,部队行军作战半径越来越广,实战化程度越来越高,保障物资消耗越来越多,对联勤保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
去年我们跨区机动,因不能依托联勤保障部队加油,不得不让加油车随行,部队机动速度受到影响。作战部队在保障中仍习惯“穿新鞋走老路”,我认为主要是在3个方面存在“肠梗阻”。
——编制体制有制约。由于军种作战部队与战区联勤保障部队没有隶属关系,作战部队遇有保障需求时,常常因隶属关系制约只能“望而却步”。
——法规制度有欠缺。我们对哪些任务属于联勤保障部队的保障范畴,不同任务他们能提供的保障标准不清楚,相关法规制度也不健全,所以不能依法依规向联勤保障部队提出保障申请。
——观念转变有禁锢。联合作战呼唤联合保障,但有的作战部队在制订训演计划、拟订保障方案、研究保障问题时,没细想怎样加强与联勤保障部队的沟通协调,习惯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融入联勤、依托联勤、用好联勤”的思想观念还没确立。
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感到,一方面要加强作战部队与战区联勤保障部队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同对接阶段训演计划、提交保障需求、研讨保障问题,在战保一体建设中实现同频共振;另一方面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固化各种保障机制、细化各种保障标准,使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各司其职。此外,作战部队还要转变“自家孩子自家养”等传统保障观念,树立起“大联勤、大保障”的观念。
火箭军某导弹旅旅长李光旭
(郝方亮、谭虎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