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上山岳、河川和丛林等地形地貌,是两军交战布防的重要依托。在神秘莫测的茫茫深海,影响水中兵器作战行动的则是海洋的温度、盐度、密度、声速等要素。正是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环境要素,构成了潜艇等水中兵器隐蔽、进攻、防御的“水中沙盘”。
在黄海之滨的海军潜艇学院,有一群人专门研究海洋水声环境,他们矢志不渝,竭力破解海洋水下“密码”,打造海洋水下“无形沙盘”和潜艇“隐形外衣”,为我海军驰骋边疆开道,为我军海洋水下科研引路,成为经略水下战场的“急先锋”。
他们就是海军水下作战环境研究所创新团队。
使命召唤的眺望者
早在二十多年前,将海洋环境数据应用于战场的技术,就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趋于成熟。在中国,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几个年轻军人成立了一个课题组,执拗地开始了海战场水声环境数据工程的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战术水声”和“作战环境学”概念。
从零起步的拓荒者,勇气和动力植根于中华民族开发海洋、维护海权的深度需求。年轻的课题组在使命的感召下,从海洋环境入手着力提升潜艇战斗力,坚持了十年。十年里,他们捧回了近十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原来的课题组,也发展成为海军战术水声数据中心,2012年扩建为海军水下作战环境研究所。
2009年,“某水声环境信息决策支持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打破美俄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和封锁,以这一成果为支点,他们连续推出多套软件系统型号装备,接连列装我国新型潜、舰、机作战平台,形成了体系化的水声环境保障能力。
2006年,当院校实验室全面发展“功能级”作战模拟仿真时,他们在全军首次提出“信号级作战实验”设想。“信号级的作战实验,将战场态势的表征细化到数据信号的变化,更加贴近实战。”研究所副主任李玉阳说。经过8年的沉淀和创新,当初的这一设想,于2014年获评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填补领域空白的成果,不仅需要长时间的坚守,更需要科研工作者高度前瞻的眼光。海军水下作战环境研究所这个团队,就是凭借高远的眼光一次次“出奇制胜”。
伴随单位的不断发展,这个年轻的团队形成了“面向世界、研究海洋、服务海军”的宏图大略,并以高远的眼光,一次又一次成为海洋研究领域的弄潮儿,2010年荣获“第三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2012年获评“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2014年实验室被评估为“军队重点实验室”,2016年与海洋国家实验室联合建设“海洋军民融合联合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