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十年特别策划丨家国故土的热血和温情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郑蜀炎 等责任编辑:薛妍
2018-05-15 11:02

“水随天去秋无际”,10年前的记忆却铭留在心。我们永远不可能用一种语言、一种展示来记录自然灾害带来的一切。但是,放眼今天华枝春满的灾区,总会想起恩格斯的话:“一个聪明的民族会在灾难中学到比平时更多的东西。”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陆军第77集团军某旅参谋杨通亮,汶川大地震时还是名战士。在北川抗震救灾中,他救助转移受灾群众100多人,荣立二等功,被保送军校成为一名军官。2013年,他与北川姑娘李琳喜结良缘。从此,每年休假,他都会与妻子一起回到北川,看望当年受灾的老乡,被大家亲切称为“北川好女婿”。图为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前夕,夫妻俩在北川老县城大地震遗址前祭奠遇难同胞。解放军报记者 穆可双 摄

家国故土的热血和温情

■郑蜀炎

历史的底稿不可能修改,10年后面对覆满山壑的鲜花,倏忽流光间这样的诗句仍旧掠过心头——“从丁香的芬芳中认识出忧伤”。

记得我仓促开篇于震后第二天的 “地震采访日记”,潦草的字迹显露着紧张的心情:羌族老人说,摔了一跤,等爬起来看,家就没了……

小家没了,大家还在;地层断裂了,国土仍紧紧相连;一个人摔倒了,一个民族却毫不屈服地站立着。仅仅数秒的大地震动,一旦被记录在这皇天后土之上,就成为民族的永恒。灾后重建,百姓人家摆“龙门阵”如是说:中国古有4大神话——补天、填海、追日、奔月,如今又添了一个——抗震。

神话本来是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的,而13万抢险救灾大军却以雷霆出击的生死大营救,创造了历史。抄录于震区三国名将庞统祠里的一副楹联,当属于这支队伍——“真儒者不图文章名士,大丈夫当以马革裹尸”。

家国天下——在我们中国的词库里,一旦把家与国组合起来,定然会在瞬间产生令人热血奔涌的激情。

我们知道,浩浩荡荡13万救灾部队原本来自一个个天南地北的家,来自于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恩格斯说:“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那么,这些家在远方的平凡士兵奋斗的利益何在?为什么一旦汇聚便如山呼海啸,一旦受命就甘愿舍生忘死?那就是因为在他们心中,国家与小家已然组合为一体;在他们眼里,民族大义与自家利益本就是大河与小溪的关系。有一句质朴的话胜过万语千言: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那时候还没有“逆行者”这个词,何为“逆”?遇到危险朝家跑是理所当然的选择,而在最紧急的时刻向最危险的战场集结,即为“逆行”。或许可以说,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军人的应急行动,同样都具有某种偶然性。但军人无条件选择的“逆行”之举,却是使命轨迹的必然延展,让我们掂量出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是者,君子之常,是之何加?”借欧阳修的话来说,这些对军人固然是常态,是做了也无须多说的。但是,对每一个军人的父母妻儿而言,本不该成为一份揪心的承担。毕竟,生活中抚慰自己的不是传奇而是温情,能够疏解乡愁的是回家而不是别离。然而,我们这个民族最高贵的品格,最具备“中国元素”的情怀,就是勇于为挚爱而奉献,就是甘愿为大义而割舍。

每当我在车站、码头和机场的“军人优先”通道上见到那些刚刚挥别了迷彩服背影的妇孺,总想为她们吟诵鲁迅为许广平写下的诗行:“十年携手共危艰,此中甘苦两心知。”而当那些归队官兵打开自己的背囊,发现里面有母亲煮的鸡蛋、妻子备的急救药、孩子画的祝福画时,也是片刻间皆一怔——“毫端私语亦缠绵”。可以肯定,这些亲人连夜打理的行装里,每一个不起眼的物件都有值得涔涔泪下的故事。尽管震情紧急,来不及去细细品味这些只属于自己心头的温情记忆,但我相信,这些好男儿此刻的一腔热血中少不了海明威所描述的那种情怀:“这片土地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值得你为之奋斗。”

抗震的史书有“热血颂”当然也有“温情篇”。某师突击队探测到一幢摇摇欲坠的楼里,显示出微弱生命迹象。正准备进入时政委突然止步下令:独生子请举手。273名官兵听了都一愣,可竟然没有一人举手。事实上,这些官兵里约有一半是独生子,此刻,他们当然明白举手意味着什么,但是那一双双手只是把救灾工具攥得更紧……

对这篇当时采写的讴歌官兵伟大抗震精神的新闻,今天,我更想补记一下这位政委的另一番话。他说:既然还有可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战士们的家庭和亲人尽量减少一点遗憾……10年过去了,突然发现这些平实之语,其实蕴含着对抗震救灾中家国情怀的一行粲然的注释。

“水随天去秋无际”,10年前的记忆却铭留在心。我们永远不可能用一种语言、一种展示来记录自然灾害带来的一切。但是,放眼今天华枝春满的灾区,总会想起恩格斯的话:“一个聪明的民族会在灾难中学到比平时更多的东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