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朱培英隐瞒绝症,在与病魔抗争的日日夜夜,用一个约定支持儿子戍边报国;儿子石永超爱军精武,比武场勇夺18块奖牌,用军功章告慰母亲——

忠义母子的最美约定

来源:国防报作者:金 星 张后胜 周小亮责任编辑:张兆国2015-11-13 09:37

母亲朱培英生前和儿子石永超在一起

“妈妈,按照我们的约定,我立功了!”10月26日,身着军装、胸前佩戴二等功奖章的石永超站在母亲遗像前,心中默念着母亲临终的叮咛。在他的手中,是一张精美的卡片,那上面,有一位母亲与儿子的约定。

石永超出生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边,听着母亲讲的红船故事长大,立志要当一名解放军。2009年底,高中毕业的他实现梦想,来到东海前哨舟山警备区某部,成为一名光荣的海防战士。

岛小、风大、雾多……刚到部队,石永超看着眼前荒凉的小岛,顿时心里凉了半截。然而,在母亲朱培英的鼓励下,小岛的艰苦寂寞没能压垮他,反而磨砺了他。当兵第二年,石永超便当上了班长、入了党,后来转改了士官。

2012年3月26日,刚从部队探亲归来的朱培英感到全身乏力,提不起精神。她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乳腺癌,需立即住院治疗。这个消息对刚从部队探亲归来,正沉浸在儿子成长进步喜悦中的朱培英来说,犹如晴天霹雳。然而46岁的朱培英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正在部队服役的儿子石永超。为不让儿子担心而影响工作,她与所有亲人“约法三章”:不能让石永超知道她患病的事,不能把石永超叫回来,不能给部队添麻烦。

恶心、呕吐、掉头发……在接下来6个疗程的化疗中,每一天对朱培英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可她总是强忍着疼痛与病魔作斗争。一天,心思缜密的石永超在电话里听出端倪,再三追问下,乐观的朱培英才假装安慰儿子:“别担心,妈就是咳嗽,住几天院就好了。”

几个月后,石永超发现母亲咳嗽得愈加厉害,决定申请探亲回家看看。朱培英再次恳求亲人帮她隐瞒病情,并苦苦哀求院方加大用药剂量。

善意的谎言,骗过了石永超。在医院里,他每天忙前忙后,看着母亲症状渐轻,便没往坏处多想。归队前,朱培英交给儿子一张精美的卡片,上面写着:“我们的约定:你在部队争取立功受奖,妈在医院争取早日康复。”

探亲归队后,石永超常把这张卡片拿出来细细品读,小小卡片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在训练场上,他总是把标准提高,训练服常常被汗水浸透;在考核场上,他总是负重参加,终点时常常背着好几支步枪回来……看着石班长脚底的血泡、手上的老茧,战友们打心眼儿里佩服,称他为“硬汉班长”。

石永超在部队成长进步,母亲朱培英的病情却在急剧恶化,扩散的癌细胞吞噬着她的左肺,就连咳嗽和正常呼吸都需要仪器辅助。每次与儿子通电话,她都拼命压制住咳嗽声,憋得浑身颤抖,全身冒汗……就这样,在治疗的584个日夜中,朱培英从未告知石永超丝毫患病信息。

接到医院发出的病危通知,石永超请假赶回家见母亲最后一面。临终前,朱培英吃力地拉着儿子的手说:“儿子,别忘了我们的约定……”2013年10月26日,朱培英走了。

与母亲的约定像一股精神力量,指引着石永超在强军征途中勇往直前,勇攀高峰。2年来,他先后在上级组织的比武考核中夺得18块奖牌,被军区表彰为“何祥美式爱军精武标兵”,2次荣立三等功,钻研摸索的“三点一线架炮法”和“测俯仰解算距离法”在警备区得到推广。今年2月,他被南京军区表彰为“优秀士官标兵”,并荣立二等功。

守护着与母亲的最美约定,石永超又踏上新的征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