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医院 骨科运动医学中心
每一个女性都有当王妃的梦想,高跟鞋,是女性无法抵抗的诱惑。的确,我们会发现,穿高跟鞋的女人看上去时尚、性感、气质。但是,经常穿高跟鞋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
西南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陶旭博士介绍说,女性,尤其是都市女性,对高跟鞋都很痴迷。穿高跟鞋的女人往往有着非比寻常的魅力,但近年来,长期穿高跟鞋引起的拇外翻、拇囊炎、厚茧等疾病越来越多。
细数高跟鞋的“七宗罪”
第一宗罪:拇外翻
在生活中,有很多女性长年累月穿高跟鞋。鞋头太尖,挤压着拇趾,造成拇外翻。而外翻的拇趾一直被鞋子摩擦压迫,发炎时会有明显的刺痛感。
治疗方法:陶旭博士表示,拇外翻早期病变而疼痛较轻的患者,可考虑非手术治疗。常见方法包括穿前部宽大、跟高不超过2.5cm的鞋。经常向足内侧移动拇趾、锻炼足肌、赤足在沙滩上行走、热敷、按摩等,对治疗及矫正拇外翻有一定功效。
第二宗罪:拇囊炎
拇囊炎就是拇趾关节处发肿发炎。穿过尖的鞋头会挤脚,使拇囊炎的问题恶化,拇囊炎也可能在其他足趾发生。
治疗方法:一旦拇囊炎易引起疼痛,穿鞋会感到不适,则需要手术治疗。有许多不同的手术方法,其选择取决于僵直的严重程度、拇趾关节炎的表现,以及第一二跖骨间的空间大小。
第三宗罪:高弓足
穿高跟鞋后,前足下沉、后足抬高,导致跟腱轻度挛缩,通过跟腱-跟骨-跖腱膜复合体的绞盘机制牵拉跖腱膜,增加足弓压力;同时前足底压力增高后,向后传导至跖楔关节、舟楔关节(足弓顶点),最终导致高弓足。
治疗方法:穿高跟鞋并不会导致严重的足部高弓畸形,但跟腱轻度挛缩会影响下蹲功能。牵拉小腿后方肌群,离心式功能锻炼可缓解后方肌群的张力、痉挛。若出现严重的高弓畸形,可采取手术治疗。
定制鞋是较常使用的非手术疗法,穿硬底的鞋可以达到对足底的有力支撑,摇椅底的鞋可以减少行走时足踝部应力。
第四宗罪:应力性骨折
高跟鞋造成后足压力前移、前足压力集中,可能会导致应力性骨折。
治疗方法:应力性骨折是由于应力过于集中导致的,减轻应力,平底鞋、前足减压鞋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如果骨折移位较为明显、反复出现应力骨折等因素,则需要行手术治疗。
第五宗罪:跖骨头转移性疼痛
高跟鞋前移身体重心,导致更多的应力移向跖骨。这会使前足底感到有压力和疼痛。
治疗方法:为了避免受到进一步的损伤,尽量不要用力。在不加剧疼痛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进行下肢的一些力量和伸展训练。另外,疼痛部位用冰袋冰敷,每次20分钟,一天数次。为了保护皮肤,可以把冰包裹在薄的毛巾里。疼痛严重的情况下可考虑服用止痛的药来减轻疼痛。若存在第二跖骨过长等先天因素,可采取手术治疗,重新分布前足负重位点。
第六宗罪:崴脚
正常人在行走和运动中,足踝容易产生向内的翻转力,鞋的外侧总是最先磨损就是这个原因。人的自身也在不断地调整这种翻转力,以维持平衡,但穿上高跟鞋后,调整能力就会减弱,容易造成“崴脚”。且鞋跟越高,向内翻转的势能越大,受伤程度也就越加严重。
治疗方法:首先是进行冷敷,在受伤最初24-48小时,要迅速用毛巾包着冰块,敷在肿胀的部位,每次约20分钟,间隔20分再敷一次。当48小时过后,就要改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脚,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红外线等热疗仪器。
此外,扭伤后就不宜再使用伤脚行走,避免过早负重。如果只是轻度扭伤,可以用张力绷带将受伤部位包扎起来,同时注意休息,必须下地时,也应用足后跟着地。假如伤情严重,甚至有骨折,就必须到医院用石膏固定,最大程度地限定脚部的活动,这样才能尽早帮助骨折部位的愈合。一般固定时间在一个月至一个半月之间。
第七宗罪:厚茧
鞋子和脚不断摩擦的地方,会长出厚的硬皮。当你穿上高跟鞋,脚滑上前方,并挤在那个窄小的鞋子内,这会对脚形成全新的压力点,并形成摩擦。
治疗方法:对于很薄的脚茧,应当用温热的水泡脚,使角质层吸收水分变软、发白,再用轻而多孔的水浮石轻轻蹭掉脚茧。如果脚上生出较厚的脚茧,影响了日常生活和行走,就应该找医生或是正规的修脚师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