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在即,气温持续下降,冠心病已成为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而这些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据一些医疗急救中心初步统计,近日急救病人增加15-20%,其中老年人并发症占60-70%。那么,作为老年人,应该怎样了解冠心病防治知识,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
火箭军总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陈秀博士说,心脏是一个24小时不停地工作的脏器,必须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任何一支冠状动脉发生了狭窄和阻塞都会造成它所供应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或坏死,最常见的就是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造成管腔狭窄,患者本身的脂肪代谢异常,造成了一些粥样硬化的斑块形成,这些斑块附着在损伤的內皮上,管腔就逐渐变窄了,在一些情況下发生的冠状动脉痉挛或者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血栓,就会造成局部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这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般简称为冠心病。
冠状血管是整个心血管系统的一部分,冠心病患者其实是全身血管疾病的一个特殊表现。老年人喜欢早晨、傍晚锻炼,秋天从热空调房间走出来,对环境温度变化的耐受性明显降低。临床医学研究表明,每当寒流袭来之时,便是脑溢血急性心肌梗塞的多发之日。温度降低,人遇到寒冷刺激时,会使体内血管收缩以防体温的散失,人体血液循环会加快,促使肾上腺分泌增多使血管收缩,引起血压明显升高;寒冷而颤抖,身体消耗能量以产生热能,更让心脏负荷增加,以上状况都容易加重心血管疾病的负担,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控制不住就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易使动脉粥样斑块脱落引起急性心肌梗塞。
其实,秋冬季节首先发病的冠心病患者,其实冠状动脉的变化是很长时间的累积,并不是一时形成的。所以,对于已经诊断有冠心病老年患者,可能会有一定警惕性,一般较少造成较大的致命性的发作,如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恶性心律失常等。对于一些非常可能存在有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尚未作出正确诊断者,则更易发生较严重的事件,如猝死或大面积心肌梗塞。如名人古月,高秀敏等,都死于冠心病发作的猝死。如何早期发现冠心病,预防冠心病的重大事件,尤其是致死性事件,则就显得更重要了。冠心病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病,其因素越多,患冠心病的机率就越大。如果有好多条因素,就要注意检查有无冠心病了。这些危险因素有:第一,血脂异常,特别是胆固醇的问题;第二,吸烟;第三,糖尿病;第四,高血压;第五,肥胖;第六,缺少运动;第七,工作压力大;第八,家族中有冠心病或心血管患者;第九,年龄较大。
冠心病的最初典型症状是心绞痛,尤其是劳力型心绞痛。也就是说患者在劳累后出现胸痛胸闷症状,疼痛性质是憋闷感、胸骨后的压缩感和紧缩感等,经休息就可缓解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
老年人典型症状最多只占50%,另外一半以上的病人都表现为不典型的症狀,比如有些老年病人表现为头晕、牙疼、嗓子痛、阑尾疼痛,更多的表现为类似胃痛的感觉,个別病人还会出现现肩部疼痛、手指疼痛、腿部疼痛等,还有全身虚脫、出冷汗、恶心、吐、晕厥或者气喘、气短等。不典型症状的病人是很容易误诊的。
冠心病老年患者在寒冷季节应注意五点:
一是要注意保温,不要感冒,适度补充饮食。
二是不宜穿得过紧,保持血液流畅,避免迎风急走,习惯在清晨出门运动的老年人,应晚些出门或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以免突然进入寒冷的环境中,因温差过大而发病。
三是适量锻炼,避免久卧不动,如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但运动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不能过量。
四是合理膳食,避免体重超标,肥胖可以加重心脏的负担。
五是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吸烟或少吸烟,心理平衡,避免大悲大喜。
陈秀博士特别提醒大家,如果不慎患上冠心病,千万不能延误病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大夫诊治。一般来说,如果病变不复杂,可选择介入治疗,成功率达100%。如果病变很复杂,就需要做搭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