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乳腺癌发病人数约120万,其中有50万患者死于该病。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尽管目前对乳腺癌病因的认识在有些方面还比较模糊,但对其危险因素已有了较为一致的观点。乳腺癌发病为多种因素,任何单一因素均不能解释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乳腺癌可能是多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综合作用的结果。
月经与婚姻:初潮年龄小,绝经年龄晚,行经年数长危险性高。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者,比13岁以后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可增加4倍以上,通常认为初潮年龄迟一年,则乳腺癌的危险性可减少约20%。45岁绝经者比55岁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减少50%。更年期长和月经不规则时间长的妇女,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大。未婚女性、结婚晚和婚后持续时间短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均高。
生产和哺乳:多产次可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多产次对乳腺癌有保护作用,可能为胎盘有大量雌三醇(E3)产生,对妇女有保护作用。女性没有生育或第一胎足月生育年龄超过30岁患乳腺癌风险增加。哺乳是独立作用的保护因素,尤其对绝经前妇女。但多产需有多哺乳的机会,不哺乳不能视为乳腺癌重要的保护因素。
良性乳腺疾病: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否属于癌前期病变,目前尚有争议。文献报道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癌变率为2%~4%,另有报道乳腺囊性增生病人,乳腺癌的发病率可增加2~3倍,这种危险性可持续到确诊乳腺囊性增生病30年以后。乳腺纤维瘤一直被认为不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近年来研究提示趋向于是易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生活习惯:高脂肪膳食可提高乳腺癌的诱发率。吸烟、饮酒使乳腺癌的危险性升高1.5~2.0倍。
体型:年龄在50岁以下肥胖时多与乳腺癌无关,而60岁以上体重每增加10kg,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80%。因此,坚持体育锻炼,防止体重增加,消除肥胖,可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精神因素: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与情绪障碍有关。当神经在焦虑、紧张或压抑的强烈刺激下,作用于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免疫功能抑制,则可抑制抵抗癌瘤的免疫。如果大脑皮质因强烈刺激反复存在,使机体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衡,最终将影响机体抗癌机制的功能。
外源性因素:妇女服用避孕药的开始年龄与以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生育期服用比不育期服用,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增高,低社会阶层比高社会阶层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增高。第一次服用后间隔若干年未用者,不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而持续服用者或近期服用,可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无卵巢者服用雌激素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有卵巢者短期服用雌激素与乳腺癌无关,服用5年以上者,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病毒感染:乳腺癌中病毒颗粒阳性率达39%,正常人为5%,因此推断病毒在人乳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遗传因素: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其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3~5倍。母亲有乳腺癌,其女儿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无家族史者的40~50倍。显而易见,乳腺癌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大部分乳腺癌病人并无家族史,多数双胞胎并不同时患病,说明基因并非发病的唯一原因。
放射线作用:乳腺癌的危险性大小,取决于接受放射线的年龄和照射剂量。妇女在月经期和妊娠期对放射线敏感。乳腺暴露于放射线的潜伏期,估计最短5年,一般10~15年,年轻人潜伏期较老年人长。低剂量放射线用来普查乳腺,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甚小。
受教育年限:受教育年限越长,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越高。受教育年限长的人往往结婚晚、生育晚、产次少、口服避孕药、经济水平高、营养状态好等,对乳腺癌的发生都有促进作用。
综合以上因素,以下几类人平常需要在这方面多加重视:(1)乳腺增生多年不愈的女性;(2)上夜班的女性;(3)都市白领;(4)经常使用含有雌激素的女性;(5)身体肥胖的女性;(6)精神抑郁的女性;(7)长期接触放射线源的女性;(8)长期吸烟、饮酒的女性;(9)独身未育或婚后不育以及13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的女性;(10)有乳腺癌家族史或良性乳腺疾病史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