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总医院成功实施脑卒中复合手术刷新国际纪录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莫鹏 陈秀丽责任编辑:郝思嘉
2016-03-26 09:28

吉林29岁的徐先生,在回家路上不幸遭遇抢劫,经过奋力搏斗,行凶的歹徒没有得逞,但他全身多处受伤,尤其以脖子上的伤为重,尖刀刺穿的部位紧贴颈动脉。经当地医院急救,虽然控制住了出血,由于医疗条件受限,同时埋下了隐患。因为小徐的血管壁在与歹徒搏斗时严重损伤,血管壁较正常状态薄了很多。颈部血管是全身几处重要的大血管之一,承担着为大脑供血的艰巨任务,血流速度以及血流量非常大。由于长期受到血流冲击,变薄的血管更加脆弱,并且向外膨隆,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流的冲击越来越大,慢慢鼓起形成一个6岁小孩拳头大小的包块。

患者在当地辗转求医,得到的意见完全一致,血管外科界公认最危险的疾病——动脉瘤。而小徐的这个动脉瘤随着长期的血流冲击,还在不断长大,血管壁还在变薄,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必须及时手术,否则有一天由于血管壁爆裂出现大出血,那就绝无生存的可能。而因此病治疗风险高,难度大,医生都是望而却步。

经过四处打听,得知国内公认的权威专家姜卫剑教授能治疗此病,患者来到北京火箭军总医院,找到了副院长、全军脑卒中医疗救治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剑。

姜卫剑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和分析,鉴于患者的病情,手术确实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患者的动脉瘤,确切地说,是长在颈部的椎动脉上,椎动脉就是颈部为大脑提供血供的两大血管之一。如果单纯的开刀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动脉瘤破裂的几率非常高;同时,夹闭摘除动脉瘤时,椎动脉被损伤的几率也非常高,椎动脉损伤就意味着大脑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血供,出现缺血、甚至心跳呼吸骤停这样灾难性的后果。

“时间不等人!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成功实施手术,还要尽可能保证小徐的远期生存质量和生活能力。”手术前,姜卫剑在对病情进行严密分析和对手术预案一步步推演后,他做出了最终的决定——为小徐实施复合手术。这种手术风险和难度无法预料,一度被视为手术“禁区”,为得复合手术在国际上处于空白。

据姜卫剑教授介绍,所谓复合手术,就是把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相结合,扬长避短同时进行。介入治疗的目的,是有效阻断动脉瘤的血供,杜绝术中大出血的可能,为手术的成功保驾护航,开颅手术则是直接夹闭摘除动脉瘤,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定时炸弹。而手术的难度,比术前想象中还要大。患者动脉瘤和周围的组织粘连十分紧密,根本无法分离,再加上动脉瘤的血管壁薄如纸片,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破掉。

“大家别着急,按我的吩咐执行操作。放球囊,充盈,止血”

“准备造影,观察另一侧椎动脉显影情况。”

“对侧椎动脉显影情况提示血供良好,保证了脑组织供血。现在,准备结扎患侧椎动脉。”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经过3个小时的奋战,手术室传出喜讯:手术取得圆满成功。姜卫剑率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战胜了手术风险和难度。此例复合手术的成功攻克,刷新了国际纪录。

手术后的日子里,小徐恢复的非常理想,不仅没有出现当初担心的并发症,就连脖子上的美容缝合都最大程度保证了美观。

对小徐和家人来讲,这段生死经历犹如浴火重生,病魔曾将一家的美好生活涂抹的暗无天日,而姜卫剑的出现则峰回路转,为小徐解除了病痛,使他重新拥抱健康快乐的人生。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救治脑血管病,复合手术是最能体现技术水平、最能体现整体实力的新型手术。而火箭军总医院姜卫剑率领团队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已成功实施脑卒中复合手术数百例,刷新了多个国际纪录,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其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