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性骨折,亦称“疲劳骨折、行军骨折”等。多发生于下肢,其中以胫骨、股骨、跖骨等部位较为多见。常发生于基础课目训练阶段,如正步、跑步、行军等下肢的重复超负荷训练,容易致股骨下段骨折。
该病最初在训练后出现疼痛,进而出现休息痛或夜间痛,周围软组织可有肿胀现象,局部可有明显的压痛或叩痛。与暴力引起的急性骨折不同,应力性骨折是反复作用力下损伤积累的结果,其特征为骨的破坏和修复同时进行,在发病初期往往不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因而容易被忽视,误诊率较高。应力性骨折发生后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相应的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和损伤程度的加重,会逐渐发展成为完全性骨折。
应力性骨折多发于下肢
应力性骨折的发病机制为超负荷的机能活动在骨质的重要区域内产生额外的细胞微损伤,这种微小损伤的长期累积导致骨骼结构的整体性破坏,即发生骨折。
应力性骨折的发生与两类危险因素有关,一类是自身因素,如个体的年龄、性别、体型、体质、心理素质、动作要领掌握状况及骨骼自身特点等;另一类是外界因素,如场地、着装、训练器材及训练计划是否科学等。在运动训练中, 许多部位均可发生应力性骨折。据笔者查阅的文献资料,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部位有20余处。
应力性骨折好发于下肢,不同运动引起的应力性骨折发生的部位各异,在军事训练中,以负重行军、长跑、正步训练引起的胫骨应力性骨折最为多见,其次为跖骨应力性骨折,多发生于长途行军拉练,故也称行军骨折。上肢应力性骨折,即投弹骨折,多发生于肱骨中下段,常发生于投弹训练中,在单杠训练中也偶有发生。
应力性骨折的有效预防
此类损伤应强调早期诊治,局部肿痛是潜在不可忽视的危险信号,同时强调防重于治的原则。
在训练组织实施中,要避免长时间超负荷的重复单一动作,注意动作的穿插交替。提倡循环训练法,即根据训练负荷的大-小-大(强度)、下肢-上肢-下肢(运动部位)、室外操作-室内授课-室外操作的循环变化规律,以日为小循环,以周为大循环,单位循环准确到每2小时。在训练课目的安排上要根据战士的身体素质、身高、体重、胖瘦等个体差异,合理制订训练计划,要因人而异,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施训,强调掌握要领,消除不协调甚至错误的动作。
应力性骨折早期往往是一种经过适当休息即可恢复的可逆性改变,当发现训练造成较多参训人员局部软组织局限性肿胀并伴酸痛症状时,特别当上述部位的疼痛和肿胀发生率分别为20%和10%时,应及时调整所属部队训练内容、时间和强度,减少旋转、跳跃、越野及疾步快跑等高应力、高强度训练,使骨和肌肉能得到休息,减轻应力损伤,有利于骨组织充分修复损伤。症状明显者应限制患肢的活动,这样可大大减少应力致急性骨折的发生。
应力性骨折只需保守治疗
应力骨折多为不完全性骨折,骨破坏与骨修复同时进行,仅需要保守治疗,停止训练、休息,物理因子治疗,以及患肢合理的外固定即可达到满意效果。调整训练内容及时间、强度,根据不同受累部位和损伤严重程度,多数应力骨折患者通常需3-6周恢复及治疗时间。所谓停止训练、休息,也非卧床或静坐,只是不参加跑、跳、队列训练或受累骨相关的训练,但仍可参加听课、行走以及其他肢体活动。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少数发展为完全性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