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的前身是解放军总医院烧伤科,是国内组建最早的烧伤专科之一;后逐步扩大,于1982年全科整建制迁至解放军304医院,参与组建全军创伤外科中心,同时成立创伤外科研究室;1986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被命名为全军烧伤中心;1996年晋升为全军烧伤研究所;2000年被列为全军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创伤外科研究室被评为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2006年被批准为解放军总医院烧伤整形医院,是解放军总医院首批成立的两所专科医院之一;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外科学(烧伤);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外科学(烧伤);2013年被评为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野战外科学);2014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
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几代专家教授的不懈努力下,学科已由一个单纯治疗型科室,建设成为集专科救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重点学科,是全国从事烧(创)伤外科医疗、保健、科研、教学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科以危重烧伤、复合伤救治及并发症防治和后期整复、难愈合性创面修复、美容整形和康复治疗为临床特色,涵盖烧伤早期救治、后期整复、整形美容、功能康复、皮肤护理、心理治疗等各个方面,并始终坚持以医疗为中心,医、教、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全面发展。
在医疗方面:住院部设病区6个,床位207张,最多时展开床位297张,专科手术室可同时开展7台手术。年均门诊量5万余人次。建科至今累计收治病人47000余人次,其中外埠患者达50%以上,尤其是近十年收容33000余人次,占建科以来收治病人总数的70%。烧伤病人治愈率达99.85%,LA50达98.97%,居国际领先行列。学科长期担负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医疗保健重任,以及国家、军队重大突发事件的战备应急救治任务,68次主持或参与国家、军队重大突发事件救治任务,涉及到23个省、市和自治区,16次担任国家重大活动烧(创)伤领域保障专家,是我国重大突发事件救治和重大活动卫勤保障的指导单位和重点支持单位。救治成果得到了中央和军地各级首长的肯定和赞扬,柴家科主任荣获“军队干部保健工作突出贡献者”光荣称号。
在科研方面:近十年来,承担国际科研合作(NIH)、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分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重大科研合作项目、国家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等国际、国家、军队和北京市重点和面上项目85项,资助金额3000余万元。在危重烧伤、复合伤及脓毒症和MODS防治、创面修复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毁损性组织缺损修复、创伤修复与瘢痕防治、烧创伤后功能康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性成果,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24项,获得国家和香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主编、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14部。
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学科是国家烧伤和整形医师培训基地,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4名,近十年来先后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科研人员90余名,培养来自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100余名,其中许多医师已走上所在医院、科室的领导岗位,成为学科或学术带头人,学科也以良好的教学效果荣获总后勤部院校优秀教学奖。学科每年举办全国、全军和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至今已培养学员千余名,为全国、全军输送了大批烧伤、整形专业人才,为我国烧伤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学科成立56年来,涌现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烧伤、整形专家,目前拥有主系列人员30名,其中高级职称15名,硕士以上学位者26名,有出国留学经历者16名;拥有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总后勤部“优秀科技人才建设伯乐奖”、总后科技金星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学科成员在国内外烧伤、整形美容和基础研究领域担任100余项重要学术任职和40余家国内外学术期刊总编、副总编、编委或审稿人。
学科建设方面:科室保持持续跨越式发展,随着医、教、研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室知名度和影响力也逐渐扩大,每年举办国家暨军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主办军队或国家重要学术会议,并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著名专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来访外宾10余批。先后被评为“总后十佳文明单位”、“总后基层全面建设先进单位”、“总后学习成才先进单位”、“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总后基层先进党组织”、“总后先进党支部”、“总后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总医院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