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工程维护队的职责不只是站岗看山洞,还要检修、保养设备。
钻风管清扫灰尘是个危险活,历来由老兵干。钻进直径60厘米、长达千余米的风管,只能打手电筒爬行。
“班长,我去清扫风管!”4月份,保养设备展开后,董业写好决心书拿给王小磊。
“别后悔。”王小磊半信半疑。
人的前方有光亮,才有方向和希望。
董业爬进风管,把自己封闭进漆黑的空间,朝前看是一条阴森森的黑洞,越看心里越害怕:“班长,班长……”
“咱当兵就像钻风管,穿上军装就没有回头路。”王小磊站在风管下为董业鼓劲。
煎熬6个多小时,满脸污垢的董业钻出风管,王小磊语重心长地说:“人只要坚持向前,总会破茧而出!”
每年给设备除铁锈刷油漆是重活也是脏活。董业和战友李博一组,李博前头打磨铁锈,董业后面刷油漆。
“领导看不见,咱快点干,出去好晒太阳。”气温只有10余摄氏度的洞库里,李博没把铁锈打磨干净,就催促董业刷快点。
“越没人监管,越能看出忠诚度,咱不能偷工减料。”董业的一番话,说得李博面红耳赤。
“一号铺”成为董业人生路的“小目标”,他干工作像班长那样忠于职守,第一年被连队评为“优秀士兵”,第二年又入党又立三等功。
年底这几天,董业躺在床上像翻烧饼睡不着觉,爸爸打电话让他复员回家,盼他这个独生子早点成家立业。
“青春的梦想,不只有轰轰烈烈,更要有家国情怀。”王小磊得知董业的处境后,告诉董业,他从上中学就帮父母打理公司,当初抱着“锻炼两年”的想法当兵,结果两年后,割舍不断对军营的情感,安心扎根山沟。
董业豁然开朗。
3
董业爸爸的愿望落空,董业如愿睡上“一号铺”。
老兵退伍后,王小磊改任代理排长,士官董业当班长。
来年春天,又一批新兵下连,战士徐勇成为董业手下的“刺头兵”。徐勇的父辈都是企业家,家族只有他一个男孩,从小娇生惯养。到了连队,他极不适应部队生活,整天闹着要回家。
“班长,你看不住我的。”徐勇走一步,董业跟一步。一连40多天,董业没有脱过衣服睡觉。
一次体能训练,徐勇左脚崴伤,肿得像块面包。徐勇要去室外上厕所,董业弯腰背上他:“走,我背你。”
半个多月,董业照顾徐勇吃喝拉撒,还抱着他的脚搓药水。
一天,徐勇上厕所回来,趴在董业的背上问:“班长,亲兄弟有多亲?”
“我是独生子,没有亲兄弟,只知道战友亲。”董业回答。
“班长,我看你像亲兄弟。”徐勇搂住董业哭。
董业以心换心。打这天起,徐勇像换了个人,主动参加训练、执勤,再没想过私自离队。
董业从王小磊身上悟出道理,“一号铺”是床铺,更是岗位,睡上“一号铺”要“守铺尽责”,当班长就要带好兵;当工程维护队的兵,就要守护国防工程。
2007年,上级对洞库进行信息化功能改造,担任技师的董业钻进大山,4个月没咋见太阳。
9月份,母亲突然打电话说,父亲患食道癌,已到了晚期。当时,正值布设洞库线路,董业走不开。他隐瞒半个多月,才向干部汇报。指导员征求他意见,他说完工后再休假。
2008年初,董业休假25天,回老家陪父亲住院。第24天,父亲吃力地告诉董业:“这些天没在家吃过饭,明天回家咱吃顿团圆饭,你从家里走。”
第二天中午,母亲做好饭菜,董业把饭碗刚端到父亲面前,父亲一个趔趄栽倒在地上。他抱起父亲,发现父亲已经没了呼吸。
料理完父亲后事的第3天,董业一步三回头踏上归程,脚步踉跄,一脚是未尽孝道的愧疚,一脚是义无反顾的担当。
董业知道,洞库里的新设备正等待他去调试,指挥系统不能有丝毫差错。
这么多年,面对母亲期盼和部队挽留,董业感情的天平始终倾向“一号铺”。2014年,董业改任代理排长,把“一号铺”交给自己的兵。
董业虽说睡在新的床铺上已有两年,心仍然天天拴在连队至洞库的山道上——有任何风吹草动,不亲自去看一眼,就睡不踏实。
绘图:郭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