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人民日报文章:击鼓催征稳驭舟——深化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综述

来源:新华社作者:刘志强 丁怡婷 等责任编辑:于海洋
2021-01-09 00:48

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

2020年1月25日,800万只;2月29日,1.16亿只……仅用35天,我国口罩日产量就增长约13.5倍,折射出中国制造的强大能力、完备体系,也彰显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疾风知劲草。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众志成城、临危不惧,坚持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协同调动各地方各部门各领域各方面力量,聚集起战胜困难的强大合力。

依靠制度优势,我们在疫情面前经受住了压力测试。

武汉告急!千钧一发之际,中国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

扩床位!10多天时间,4万名建设者和几千台设备昼夜不歇,火速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迅速开辟600多个集中隔离点。

增人手!各医疗队从接受指令到组建平均2小时内完成,4万多名白衣天使逆行出征,全国10%的重症医务人员齐集武汉。“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19个省份以对口支援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的16个地市。

调物资!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各种机型频繁起降,最繁忙时,每隔3分钟就有一架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飞抵。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党中央一声令下,“中国速度”再度迸发,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跨越式提升。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感慨:“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有国外学者评价:“中国制度所具有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对全国资源的调动能力,是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

依靠制度优势,我们有力推动复工复产、畅通经济社会循环。

室外天寒地冻,位于武汉光谷的联想智能车间里却热气腾腾,平均每秒就有1部手机或平板电脑下线。2020年3月工厂开门,4月全面复产,6月物联网自动化组装线投产,9月5G折叠屏手机下线……一度短期停产的工厂,全力跑出了生产“加速度”。

发动用工,协调资金,组织专列包车……面对特殊时期各种诉求,各地区各部门快速响应、密切配合,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经济社会循环更加畅通。

“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后,我们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成功实现全产业链复工复产。”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说。

“稳经济、促发展,战疫情、斗洪峰,化危机、应变局……‘十三五’期间,面对一系列严峻考验,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让我们一次次化危为机、浴火重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评价。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实践再次证明,只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就一定能够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发挥出攻坚克难、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能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