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在贫困治理中加强心理扶贫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陈雪峰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1-01-08 14:51

当前,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但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中,出现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符合中国实际,也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从心理学角度扶贫扶智扶志、助脱贫防返贫,基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可以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关注贫困治理中的心理问题

在脱贫攻坚的社会实践中,关于贫困心理的研究已有很多积累,并从最初在个体层面关注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认知特征、决策行为等问题,逐步拓展到从个体、家庭、政策、文化等不同层面关注贫困治理中的心理问题。

在个体层面,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现实存在的贫困人口的典型心理特征,如相对剥夺感、依赖心理、焦虑、自卑、封闭、惧怕风险、缺乏生机、缺乏信心、惧怕竞争等,以及贫困造成决策上的管窥、短视、冒险等问题,而这些非理性决策又会进一步加剧贫困,形成贫困的恶性循环。

在家庭层面,研究发现贫困家庭往往存在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关系不稳定、重男轻女、早婚早育等现象。贫困户更看重消费支出,认为支出太多导致家庭贫困;而非贫困户更看重收入,认为收入不够才导致家庭经济状况欠佳。归因不同,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行动差别很大。贫困家庭往往不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投入意愿极低,这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难点。

在社会和文化层面,我国的扶贫政策经历了“救济扶贫—改革扶贫—开发扶贫—攻坚扶贫—综合扶贫—精准扶贫”等阶段的转变,贫困的责任主体经历了由内到外、从个体到社会的转变过程,贫困人口的心理状态相应经历了羞惭内疚、自我排斥、自我接纳及合理化等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甚至出现了“争当贫困户”或“求贫”心理。由于贫困人口在长期贫困生活中形成了一定的固有心智模式,贫困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不能改善脱贫人口的精神状态,遇到发展障碍则极易返贫;如果不能引导和培育积极社会心态,遇到具体问题则极易引发矛盾纠纷乃至社会事件。

贫困的影响是多层面的,扶贫举措也要从多个层面发挥作用。在贫困治理中,不仅应重视物质扶贫,还应重视心理扶贫。在心理扶贫中,不仅应关注个体层面的心理问题干预、心理健康促进和决策能力提升,还应关注政策、文化、区域脱贫富民和乡村振兴的整体环境塑造。

加强社会治理中的社会心理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方面,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贫困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对于贫困治理和社会治理有重要意义。

贫困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中央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的建议中,明确提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其中包括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贫困问题衍生的复杂社会问题,无论是个体层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是贫困导致的社会矛盾问题,都是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具体问题。贫困问题不是个人问题,贫困心理也不是单纯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消除绝对贫困后,相对贫困还将长期存在,相对贫困人口也有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有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人们的心理需要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这是贫困治理和社会治理必须尊重的客观事实。

社会心理服务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社会治理是一种现代化的执政理念,与传统的社会管理思路有很大不同。社会治理所倡导的多元主体共治、民主协商、精细化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等,越来越强调对个体和群体心理规律的把握和遵循。无论是贫困治理还是社会治理,都需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把握不同群体的心理需要,将社会心理规律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相结合,通过不同层级的心理服务来满足老百姓的心理需要,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并最终体现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就是将上述社会心理服务的具体举措体系化,是在社会治理的背景下,在个体、组织、社会、文化等层面,基于民众的心理需要,通过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等手段提供心理服务、引导社会心态、全方位加强心理建设,旨在有效提高个体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组织健康发展效能、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从脱贫富农和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出发,应当推动基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探索贫困治理中的心理扶贫举措

针对贫困人口的典型心理特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内蒙古库伦旗等地把社会心理服务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心理扶贫举措。

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模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重在培养幼儿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科学早教意识和能力。心理团队研发了针对这两个群体的培训课程,实施了“亲子共读干预项目”,在幼儿园建设“儿童成长测评试点园”,在疫情期间推出“心理沟通”线上课程,这些工作模式的核心目的都是提升家长和教师的科学早教意识和能力。截至目前已有1500个家庭、数百位教师接受培训或参与项目,在科学早教、亲子共读、沟通能力等心理素质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乡村居民心理能力提升模式。居民心理能力提升是很艰巨的挑战。心理团队从细处入手,重点关注具体扶贫举措、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改进和提升。心理团队运用心理学原理改进了“爱心超市”的积分及兑换规则设计、服务流程设计及效果评定,将打分点设计得更注重外显行为和客观可见的改变,更便于扶贫干部向贫困户解释说明。经过设计改进,“爱心超市”扶贫举措的效果更好了。针对贫困人口存在的短视和管窥等决策心理特点,心理团队开发了可用于评估可持续胜任力和绿色意识的测量工具,正在开展调研和实验,将在此基础上形成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培训方案。

身心健康一体化促进模式。通过规范化培训,让乡村医生在做好农民身体健康“守门人”的同时,又能够承担农村弱势群体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职责。心理团队开发了农村居民心身干预系统,集成到全科室心身健康工作站中,通过便携式仪器,既能够测量血压、心电、尿样,也能监测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实现对农村居民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推动身心健康一体化。

应急管理心理援助模式。聚焦于重点人群或特殊人群,将心理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矛盾纠纷化解等具体需求相结合,探索和实践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中的应急管理心理援助模式。心理团队协助库伦旗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建设了知行心理工作室,面向有矛盾化解需求、法律诉求的群众,开展诉前心理疏导和心理援助。依托心理工作室,面向库伦旗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妇联系统等,结合工作职责培养心理服务队伍。长期目标是搭建“一室两网三级”的应急心理服务模式,“两网”指互联网和人才队伍网,“三级”指按照不同心理需求,开展心理教育与科普、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治疗三级服务。

上述心理扶贫举措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具体手段,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最重要的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一定区域内有限心理服务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实现心理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有效衔接,实现心理服务举措与基层社会治理举措的有效结合,用新理念、新方法解决贫困治理中的难题,真正从人民的心理需要出发,创新社会治理实践,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