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来源:人民网作者:黄祖辉责任编辑:乔梦
2018-11-18 08:32

内容提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要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变革入手,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走融合发展之路;坚持政府主导而不包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行为激励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创新生态补偿机制、产权制度、治理体系为重点,发挥体制机制对治理环境、发展经济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单纯搞好乡村环境,而是要在乡村经济发展基础上建设和谐宜居美丽乡村;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乡村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这就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认识和把握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努力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浙江省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其他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也提供了不少生动例证。

实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变革

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要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变革入手,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走融合发展之路。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坚守生态环境底线,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发展,又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让生态环境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全国各地探索形成了多种“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复合型生态经济。比如,生态经济+城乡生活场景——以四川省成都市的田园城市、公园城市建设为主要代表,彰显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让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交相辉映。又如,生态经济+乡村旅游经济——以浙江省湖州市等地乡村的山水民宿为典型,形成较好的品牌和集群效应。再如,生态经济+健康养生产业——以福建省建设颐养福地为主要代表,发展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呈现出生态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区位交通和客源等叠加优势。

走融合发展之路。融合发展要求突破传统产业边界、区域空间边界和要素功能边界。就农业产业而言,应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多功能发展。就区域空间而言,应实现产村融合、产城融合和区域融合、城乡融合。就要素功能而言,应追求生产要素、生态要素、文化要素相互融合。实践证明,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的重要特征,是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的基本路径。比如,江西省全南县大力发展芳香产业,建立赣江源多功能生态经济示范园,带动1.3万农户从事育苗生产、花木种植、精油深加工等,生产的精油等产品远销东南亚,人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又如,浙江省平湖市广陈镇和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仅一条山塘河之隔,两地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文脉相似,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高度关联。近几年,两地进行跨区域“联姻”,突破行政区域藩篱,实现公共设施共享,通过协同规划和市场运作,产业发展从“竞争”转向“竞合”,着力打造跨区域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新乡村群与乡村振兴共同体。

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和驱动作用

整体来看,美丽乡村建设应由政府主导,但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行为激励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

乡村产业兴旺与经济振兴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主要发挥引导作用,重点在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投入引导、示范引导等方面发挥作用。即使是一些具有公共性的项目建设与持续供给问题,也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以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践为例,许多乡村之所以能实现可持续的村容整洁和生态宜居,除了政府重视、增加投入、强化考核和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也离不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是将村容整洁、生态宜居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持续推进的动力。

实践中,一些乡村环境整治,如垃圾集中处理、污水治理、道路硬化等建设项目,往往存在村民投入积极性不高、村集体缺乏经济实力、政府长期投入有限等问题,因而一些地方村容整洁和生态宜居建设可持续性较差。浙江省的经验表明,在政府重视与投入的同时,还应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将符合条件的乡村社区环境这种“公共品”转化为可交易的“市场品”。具体思路和做法是:乡村的村容整洁和生态宜居不仅要为本地村民所享用,而且要让城市居民来享用。城市居民享用美丽乡村资源,实际上是来乡村休闲、养生和旅游,是付费的市场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乡村环境效益就会产生经济效益,当地的村民就可以转变为第三产业从业者,进而产生改善与维护乡村环境的内在激励和动力,实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良性互动。

发挥体制机制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要以创新生态补偿机制、产权制度、治理体系为重点,发挥体制机制对治理环境、发展经济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在这方面,目前一些地方已形成不少有益经验和做法。

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北京市出台《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生态涵养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确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福建省强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出台8个配套管理办法和13个指导文件,统一制度、统一规则、统一市场、统一平台,避免“政策孤岛”,形成成体系、全覆盖、多层次、常更新的排污权政策体系,营造公开透明的排污权交易环境。安徽省推出《安徽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在全省范围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形成相应的鉴定评估管理和技术体系、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

创新产权制度。山东省东平县推进乡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有效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和农民收入,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解决困扰农村集体多年的“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资源管理无序和闲置问题。全县对清理出的“四荒”资源,采取股份合作等形式,与相关市场主体合作开发苗木种植等经营项目,形成农村集体“边角经济”增收模式。为破解各类扶持资金分散使用效益低、平均到户发力弱的困局,该县整合政策性扶持资金,形成经营性资产,将资产量化到人、确权到户,并依靠市场经营壮大体量,形成资产收益共享新局面。浙江省德清县着眼“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全面推进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资产股权确权颁证,并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县76%的土地高效流转,带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现亩产“千斤粮、万元钱”。同时,推出17类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金融产品,共计发放贷款7.75亿元,实现“死产变活权,活权生活钱”的良性发展。

创新治理体系。江西省横峰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发挥乡贤作用和乡村优良民俗功能,在村庄普遍建立互助会、理事会和促进会,将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紧密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乡村特色休闲旅游业等的发展。这些体制机制的探索和创新,对于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发挥了重要引领和保障作用。

(作者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