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腐败官员从“贫”走向“贪”,表面看是对财物的贪婪,实为思想上的贫穷、精神上的贫瘠、心理上的贫困
“心”一不正“贫” 变“贪”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开始,就勾勒出某部委一位处长的贪腐图景。“贫”和“贪”无疑是他身上最鲜明的特点:前半生贫穷,后半生贪腐;表面“穷酸”,实为“巨贪”。一个劳动人民的儿子最终沦为党和人民的罪人,现实中不乏其人。对此,很多人弄不明白:“贫”是如何演变为“贪”的?
对于很多党员干部来说,“贫”可能是人生起点。然而少数人因为“贪”的念头作祟和外力作用,人生轨迹由平缓上升的斜线变成了大起大落的抛物线,最终又回到“贫”的原点。对这样的轨迹,有人如此描述:贫苦的童年、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悲惨的晚年。唐朝卒徒出身的宿州太守陈蟠,用诗表达“得而复失”的悔恨:“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说白了,都是一个“贪”字作的怪。
不少腐败官员从“贫”走向“贪”,表面看是对财物的贪婪,实为思想上的贫穷、精神上的贫瘠、心理上的贫困。有的感到自己曾饱尝食不果腹之苦,家人跟着受苦受累,趁有权在手,犒劳自己、弥补家人,产生了补偿心理;有的见到别人捞了好处,觉得“别人能做我也能做”,产生了从众心理;还有的看到一些商人过得很奢华,也想“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产生了攀比心理。倪发科说,“过去几十年是为别人活的,现在到了该为自己活一把的时候了”,吴周春认为那些老板“所赚的大笔财富有不少是我一个电话、一个招呼、一个表态得来的”,正是在这些错误认识的驱使下,心态愈发失衡,私欲愈发膨胀,生活愈发腐化,逐渐灵魂沦丧、思想堕落、行为失格,在贪腐路上越滑越远。
一个人为他物所掌握,就会像奴隶般地被牵着走。一些党员干部“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必然导致由“贫”到“贪”不可逆转的“魔咒”。“贫”在权力加身后,如何跳出权势—金钱—富贵—骄横—犯罪—丧身的“周期率”?朱元璋在新官上任前,都要给官员算一笔“经济账”:守不住“一口井”,就会保不住“一辈子”,告诫他们常怀“戒心”;包拯一生“为官清如水,不持一砚归”,始终以“清心”治本;而范文程指出一些官员“彼平居未仕时,亦知贪吏不可为;一登仕籍,则见利智昏矣”,顺治给出破解之道:平素须能“正心”。
“权力,对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人来说,是个舞台;对一心为自己谋私利的人来说,是个坟墓。”如果“心”不正,权力行使的轨迹必然偏航,人生运行的轨迹必然坠落。避免“贫”至“贪”的悲剧,必须先治“心”,树立“难耐清贫莫为官”的思想,端正“与其浊富,宁比清贫”的价值观,坚守“不贪为宝”的信条,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如此方能绘就精神富裕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