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代“兵阿妈”“兵儿子”“渔嫂”续写62载鱼水情——
“军民一家亲”唱响双拥新常态
元宵节,在嵊泗花鸟岛大岙一户渔家,满桌海鲜飘香,欢声笑语绕梁。岛上“兵阿妈”黄霞球从江苏姜堰市远到而来的“兵儿子”张伟接风。“听说你回岛探亲,邻里们争相送来海鲜美味。”黄霞球说,这桌海鲜宴,蕴含全岛乡亲的浓浓深情。
花鸟岛远离大陆,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就业,孤寡老人多。黄霞球的爷爷、父亲过世,岛上的“兵儿子”都曾上门吊孝,令黄霞球深受感动。10余年来,她不仅担任岛上官兵的“编外运输员”,还结认了13位“兵儿子”。逢年过节,这些退伍“兵儿子”都会携亲人回岛探望黄霞球。
许多像张伟这样的“兵儿子”还和“五老户”结成对子。逢年过节,他们都会通过为老年人读书读报、教老年人上网等方式,为老先进、老海归、老科学家、老教师和老文艺工作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花鸟岛是市双拥模范乡,早在45年前双拥工作就受到党和国家的表彰。而今,‘军民一家亲’是岛上一种双拥常态。”舟山市委常委、嵊泗县委书记徐张艳介绍说,自1953年岛上有驻军以来,小岛渔民从祖父辈开始与守岛官兵结下的鱼水亲情就代代承传,拥军爱民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肝胆相照护国门,代代相依鱼水情。据载,嵊泗人民历来有不畏强暴、爱国卫海的民族气节和优良传统。在庄严肃穆的嵊泗革命烈士陵园,埋葬的大多是解放舟山群岛战役时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用生命的火花照亮了共和国的黎明。五星红旗插遍这片蓝色疆土后,列岛儿女弘扬先辈爱国卫海精神,一手扛枪一手撒网,军民水乳交融、唇齿相依守卫祖国海上东大门。
“全国拥军模范”叶祝芳在岛上设立的“老兵之家”已收到108面锦旗。从2007年8月至今,叶祝芳在自家免费为上岛怀旧老兵提供食宿。得到当地乡政府、驻军等6家单位的支持后,叶祝芳还带动一些宁波、上海等地从事宾馆、出租车行业的退伍老兵设立联系点,解决了上岛的退伍老兵吃住行“老大难”。
身居大海常与风浪险阻搏斗。每逢强台风来袭,驻岛部队抢险救灾应急分队总是冲在最前列。近3年来,有2600人次官兵参加抗台风救渔船,救助遇险群众245人,挽回经济损失1.5亿元。渔嫂谢娜产后大出血,正好赶上台风,驻岛某部4位同血型官兵闻讯冒险赶到,挽救了产妇生命,渔嫂丈夫给新生儿取名谢军,让孩子铭记亲人救命之恩。
军民同心固国防,枪声伴着鼾声扬。某海防团团长高俊介绍说,由于历史原因,该团一靶场与驻地社区相邻、与学校相连,前不久,上级机关同志到靶场附近了解军民关系情况,当问起部队搞射击训练是否影响居民生活休息时,村干部乐呵呵地说:“部队练兵劲头越积极,群众拥军热情越高涨。官兵武艺练精了,我们晚上睡觉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