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军政军民心连心,双拥花开春满园。春节前夕,军分区、人武部其中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协调军地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这是加强双拥共建的重要举措,也是军分区、人武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军队许多工作都需要地方的支持。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军分区、人武部在调查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协调双方办好实事、解决军地矛盾等方面作用发挥的好坏,都直接关系着军政军民关系,关系到国防建设的质量。新春走访慰问的背后,军分区、人武部究竟是怎样在军地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又有哪些好的做法?从本期开始,本版将陆续刊发这方面的报道。
法者,国之重器。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依法治军作为我军建设的重大部署和根本要求,成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导和遵循。依法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是新时期加强国防建设、保持部队稳定、增进军民团结的一项重要工作,政策性、法规性强,更需要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春节前夕,山西省长治军分区利用走访慰问的时机开展多项活动,进一步宣传依法维权理念、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困难、浓厚“当兵光荣、军属光荣”的社会氛围,较好地发挥了军地桥梁作用,有力保障了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变被动应对为主动作为,切实强化维权意识
“若您家中有困难,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1月底,驻新疆乌鲁木齐某部四连指导员智文武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这是一封来自家乡山西省潞城市人武部的慰问信,信中除了送来家乡人民的节日问候,还留下了当地涉军维权办公室的热线电话,24小时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收到这份“礼物”的远不止智文武一人。今年,长治军分区结合春节走访慰问活动,对所有在外服役的长治籍现役军人都寄去了一封这样的信,信件总数多达上千封。
为何要如此大费周折?说来话长。2014年6月,该军分区接到山西省军事法院通知,请求协调解决第27集团军某部保障部副部长闫大凯父亲被车撞伤后的经济赔偿问题。该军分区了解得知,该事故在两年前发生,经济赔偿一直悬而未决。最后,一筹莫展的闫大凯一家人这才想到去军事法院求助。
原来,很多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不能及时向军分区求助,贻误了最佳时机,原因多是维权意识不强,不清楚维权渠道,导致军分区处理维权案件始终处于被动应对的局面。
为此,该军分区改变维权工作策略,变被动应对为主动作为,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提高军人军属维权意识和法治观念上。利用春节走访慰问的时机,长治市城区人武部广泛开展涉军维权教育宣传,壶关县人武部专门制作《维权服务卡》,发放到全县所有军人军属家中。
临近春节,该军分区发出通知,要求各人武部在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中,必须把了解军人军属实际困难和提供涉军维权热线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确保不漏一人、不缺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