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彬新”现象背后的评价标准之问
——南部战区陆军某旅经常性思想工作新闻调查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何楚洋
“董彬新”有颗平常心
本以为“新六小阵地”是亮点,没想到却成了官兵吐槽的“槽点”
“新型基层信息视窗”刚投入使用的时候,南部战区陆军某旅三营教导员王中元信心满满——
“过去,我们搞经常性思想工作,都是沿袭谈心、教育加大讨论的老套路。如今有了现代化手段,这肯定能成为全旅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一大亮点。”
自从尝试探索基层“新六小阵地”以来,王中元经常沉浸在这种兴奋之中。
然而,兴奋的王中元很快发现,战士们并没有像他一开始设想的那样兴奋。“剃头挑子一头热。”聊到这儿,王中元不由紧锁眉头,“我们在这边大力推行信息视窗这个‘新六小阵地’,可战士们好像不大‘感冒’。”
王中元心里清楚,这次借助“新六小阵地”,对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有着特殊意义。如果成功了,他将开启全旅经常性思想工作一个崭新局面。
当然,他还存有一点“私心”:都说经常性思想工作看不见、摸不着,如果能把这个亮点做实,还能在上级那里拿到“高分”,可谓一举两得。
战士不“感冒”,让王中元有些沮丧。刚巧那阵子“董彬新”在旅里风头正盛,思索原因之余,王中元找来“董彬新”的所有文章,看了数遍。其中一篇,刚好谈到所谓的亮点工程:“有的单位搞的这工程那工程看似高大上,实则不接地气。什么是虚?什么是实?经常性思想工作求新没错,但应付检查就是虚;真正做到官兵心坎上就是实。”
字字句句,皆是“扎心”之言,让王中元顿悟:“我们老想这亮点那亮点,根子还是为了迎合检查,让工作‘看得见摸得着’,说到底还是一种想在上级那里出名挂号的惯性思维在作祟。”
本以为“新六小阵地”是亮点,没想到却成了官兵吐槽的“槽点”。再一次翻看“董彬新”与“二雷”的故事,王中元感慨万千,但更多的是惭愧:原来,“董彬新”恰恰有颗平常心。
王中元的经历并非个案。记者调查发现,在有的部队,形形色色的“新六小阵地”还有不少。
“我花了很大工夫做多媒体课件,看似很完美了,结果还是输给了一个上等兵的漫画。”和王中元同样惭愧的,还有该旅无人机连指导员毛雅新。
说起几个月前参加旅里思想骨干教学比武,毛雅新有些尴尬地笑了。为了这次比武,素有“金牌指导员”之称的他,加班熬了几个通宵,自认为胜券在握。
“好看是好看,可离我们太远了。”从小喜欢漫画的战士朱仁康,很快把毛雅新这堂课的内容画成了漫画,匿名挂到了政工网上。风趣幽默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漫画,顿时引起了战士的共鸣。
“说到底,经常性思想工作需要一颗平常心,形式标新立异固然重要,但内容更重要,不切实际、不走兵心,就是做再多工作也是白搭!”毛雅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