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4次参战的俄中校设计雷场 仅中国特种兵一人通过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马一博 周圣咨 向勇责任编辑:张硕
2016-11-03 04:53

第39集团军某特种作战团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6·侦察尖兵”竞赛,取得了总分第二名。载誉归来,特种兵们讲述亲身经历和深刻感受——

战场上什么最重要

■马一博 周圣咨 本报特约记者 向 勇

14项第一、11项第二、两个阶段第一、总分第二名——这是第39集团军某特种作战团今年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6·侦察尖兵”竞赛取得的战果。

对于参赛官兵来说,最大的战果却不是这些名次和荣誉,而是比以前更懂得了“战场上什么最重要”。

战场上什么最重要?比赛中,一位曾上过战场的俄罗斯将军问该团参谋长于殿春。于殿春本以为答案是“完成任务”,将军却说:“保命最重要!”

战场上什么最重要?让我们走近凯旋的特种兵们,听听他们的答案。

关键词:细节

“一个不留神,很可能就要用全班的生命埋单”

想起这一幕,机枪手郑成明禁不住冒冷汗。

那是“伏击战斗射击”课目。侦察班需先通过一处雷场,赶时间的郑成明没有注意到,身旁的一根树枝被风吹了一下。紧接着“嘭”一声,模拟雷爆炸,郑成明“牺牲”了。

原来,那是一颗绊线雷,绊线连接的拉环只剩一点连在雷上,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爆炸”。

“我已经够小心了,没想到被风吹动的枝叶挂碰了拌线。”郑成明说,他这个失误付出的代价可不小——在接下来的射击环节,侦察班射击消灭预定目标,少了机枪这个重火力,结果可想而知。

“翻船”的不止郑成明一个。提起“侦察兵小路”综合障碍课目,侦察员陈佳薪至今懊悔不已:最难的障碍他们都闯过来了,偏偏在通过“建筑材料堆积物”这个简单障碍时出事了。

“那其实就是一些水泥板、砖头块堆积的‘垃圾堆’,没啥难度。”冲在最前面的陈佳薪想都没想,便踏上了一块水泥板。只听“咔吧”一声脆响,一颗拌发雷的拉环被拉开……此型拌发雷杀伤半径25米,紧随其后的6名队员均在杀伤半径内,损失惨重。

“战场上,细节决定生死。这绝不是一句口号。”陈佳薪心有余悸:“一个不留神,很可能就要用全班的生命埋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