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之思——
变了味的“土特产”
“土特产”问题引起了师党委一班人重视,都觉得这个问题必须抓,这种风气必须改。
然而,风声刚一传出,就有基层带兵人表达了顾虑:休假归队时给战友带点家乡特产,是官兵友爱的体现,可以增进大家感情,硬性取消会不会让官兵觉得不近人情?抓风气会不会把感情也抓淡了?
针对这种思想顾虑,师机关专门组织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士官每次休假探亲有的花销要近千元,有的甚至几千元。按照下士3年享受两次探亲假、中级以上士官每年休一次假的标准来计算,整个服役期间士官探亲休假中购买土特产的花销又占了不小比例。
调查显示:变了味的“土特产”,已经成了不少战士心中难以承受之重。不仅如此,调查中还有不少官兵谈到:“土特产”问题,既凸显了部分官兵消费观念上的偏差,又反映了官兵关系、兵兵关系中的不良倾向。战士休假归队带不带土特产看似小事,却折射出单位风气,影响着部队士气。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不少基层干部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危害:收了个别战士的土特产,还能不能在工作中做到一碗水端平?土特产收顺手了,还能不能守住底线,抵挡权钱交易的诱惑?
“别看许多战士不说,其实心里都有本明白账。对于收受土特产这种败坏基层风气的倾向性问题,决不能见怪不怪!”师党委一班人下定决心,在搞好教育引导的同时,集中开展“净化基层风气、密切官兵关系”专项教育整治活动,重点清理“休假归队的打点之风、人情往来的随礼之风”等10种不良风气,并与干部骨干约法三章:严禁让战士捎带购物,严禁收受战士礼品,严禁借战士休假之名送行接风。
出乎不少官兵意料,师党委抓整治的力度如此之大:有个连长收受战士休假回来捎的一条家乡烟,竟然受到了纪律处分,并被调离主官岗位。这件事在全师上下引起强烈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