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军医大学180多名干部自愿转改文职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陈贺 王煜 檀琳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8-05-30 03:01

5月下旬,记者在空军军医大学强军网公布的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表上看到,今年该校180多名自愿转改文职的干部中,博士140多人、硕士2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资格的40多人,转改文职人员的比例高达退役总人数的63.1%。

军营舞台多宽广

——空军军医大学扎实推进现役转改文职工作纪实

■陈 贺 王 煜 檀 琳

5月下旬,记者在空军军医大学强军网公布的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表上看到,今年该校180多名自愿转改文职的干部中,博士140多人、硕士2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资格的40多人,转改文职人员的比例高达退役总人数的63.1%。

据该校领导介绍,他们结合大学建设发展目标和新编制等情况,统筹干部退役和转改文职人员工作,充分运用转改政策,积极研究针对性措施办法,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转改工作,切实走开干部消化和人才保留新路子。

凝心聚力强军梦

转改通知下发不久,该校主任医师、“长江学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金岩,就郑重向组织递交了转改文职申请书。

金岩在科室与青年干部谈心时,语重心长地说:“经过多次听有关转改文职人员政策宣讲,大家应该明白,不管以什么身份工作,都是围绕着军事医学发展,我和你们一样对未来充满信心。”

去年转改工作启动以来,该校党委“一班人”分头前往挂钩单位宣讲转改政策,单位领导深入挂钩科室面对面交流思想,基层科室主任一对一与所属人员谈心交心,帮助大家算政治账、平台账、发展账,多思入伍初心,多谋强军伟业。唐都医院用诞生于中央红军医院的发展史引导广大干部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分个人和科室两次思想摸底,扎实做好一人一事的教育宣讲。该校政治机关设立“热线电话”,收集意见建议,答疑释惑,回应个人合理诉求。

“口腔医学一直是我校位居全国前四的优势学科,有这么好的平台还怕发展不好吗?”国外名校深造归来、博士毕业留校的口腔医院口腔材料学教研室讲师刘世宇,主动给爱人、口腔正畸科主治医师刘思颖做思想工作,继续从事他们喜爱的工作。最终,他们双双选择转改文职人员。

进退去留看标尺

“实在不行就转文职,还是享受同样的待遇……”在调研摸底中,该校发现一些现役干部对转改工作持消极想法,认为转改文职是“退路”、能“保底”。该校党委先立规矩、后迈步子,“留一批、转一批、走一批都坚持依据强军这把‘尺子’,决不允许有人借机钻政策的空子”。

去年,该校出台了《调整改革期间人才保留实施意见》,建立了必须保留、重点保留、应该保留三个层次的千余名优秀人才库,发出保留人才的强烈信号。同时,从政治品格、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为军服务、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医疗水平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梳理,按照“以编定岗、以岗定位、以位定性、以性定责、以责定考”的人才分类评价考核体系,立起转改的标尺。

“本来想通过转文职留在这个好平台上,没想到因为多年前的一个记过处分,被刷了下来。”谈起自己未通过转改资格审核,这名同志不无遗憾。

排忧解难蓄后劲

“决定转改时,我没有向组织提要求,但我的个人发展问题组织都提前想到了。晋升副教授答辩时,我获得全票通过,真是没想到。”说起年初的职称评审,军事预防医学系讲师张维璐难掩兴奋。

在前期问卷调查中,现役干部普遍存有对转改文职后可能存在的“发展受阻”“待遇下降”的忧虑,甚至一些人还认为不如到地方单位从头发展。随着转改工作不断推进,从专业发展到福利待遇,从家庭和睦到单位和谐,该校千方百计为转改人员着想,让大家吃了定心丸,“老实人不会吃亏,敢于‘吃螃蟹的人’一定会转改得体面、发展得称心”。

除了在今年高职资格评审中,为主动申请转改的干部实行政策倾斜外,该校还对首批自愿转改人员在优先晋升职称、提前调职调级、提任领导岗位、科研基金资助、公寓房分配、子女上学入托等方面优先考虑,让他们尝到改革红利的甜头。

同时,对前期逐人征求上来的近百条困难和顾虑,机关各部门主动认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限时解决。西京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叶正旭参加完转改人员座谈会后,主动为转改工作的“下篇文章”点赞:“交完表后,组织还关注着我们的思想动态和我们的工作情况,邀请我们为改革期间单位建设发展献计献策,让我们的归属感更加强烈。”

转身不转轨,归属感源源不断地释放着干事创业的动力。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副教授罗层,交完转改申请书后,又如往常一样天天泡在办公室里,忙碌着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她告诉记者:“无论身份和服装怎么变,教书育人的主业和强军报国的志向不会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