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一位名叫余旭的女飞行员的不幸遇难,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纵观线上线下,多为惋惜、同情与致敬。也有一些善良的人们认为,不应该让女性来飞歼击机,或不应让女性来做飞行表演。
而一些貌似专业的评论,就更乱了。仿佛从这样一起事故中,能够看出诸如女飞行员属于“做秀”、发生事故仿佛早已注定等等。乍看起来也许是在悲天悯人,但实际上呢?称之为胡说八道似也并不为过。
今天,第一军情就为中国空军和牺牲的女飞行员辩护!

飞行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吗?
从个别的角度来说,飞行事故当然可以避免。但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又是不可避免的。
国内外空军,均有一个“万时率”的名词——也就是每万飞行小时的事故率。笔者20年前开始接触中国空军时就曾发现,中国空军连续多年的“万时率”都是世界上最低的。
不过,再低的“万时率”也不能排除事故发生。事实上,各国军队的军事训练,都允许有一定的伤亡比例。中国空军自然每年也都有摔飞机的事故发生。
事故有许多种。以飞行事故为例,有机械原因造成的,有天气原因导致的,当然也有人为原因引发的,比如飞行员操作失误等。与所有的大国空军一样,中国空军对飞行事故的调查有非常科学和成熟的程序——余旭这起事故也一定会调查清楚的。
笔者想说的是,不论是机械原因还是人为原因,都是正常的。年轻的余旭牺牲了,她是光荣的烈士。军人之牺牲,不会因他(她)是不是有失误而减色。雷锋也不是牺牲于敌人枪口之下,但谁能说他与战场上那些英勇战死的烈士有什么不同吗?
飞行事故不可避免。在中国空军67年的历史上,正是有余旭这样的一个个血染碧空的烈士,以他(她)们的生命与鲜血的付出,推动了中国空军的崛起。可以想象,中国空军对事故的调查与反思,显然会比诸位看官们想像得要深入得多。毕竟事关自己战友的生命,他们无法不负责任,也不会不负责。
一定要女性来飞战斗机吗?
作为我国第一代女性战斗机飞行员,余旭她们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所以,对于余旭的遇难,舆论产生这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的:13亿多人的中国,为何非要让一些女性来参加充满风险的战斗机飞行呢?那超音速的速度、动辄5-9个G的过载,对体力的要求确实是很高的。
话里外透着一股劲儿:你们培养女战斗机飞行员,是不是作秀?
其实逻辑很简单。反过来问一句:如果中国空军拒绝女性当战斗机飞行员,又该凭什么?
假如空军真的这么做,您会不会又问,凭的是哪条法规?
所以,如果女性想当战斗机飞行员,而现实又具备可能,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阻止她们飞行呢?说她们体弱力单?恐怕不能一概而论吧。飞行是选尖子,谁敢肯定这些女飞行员的身体比你自己弱?
当然,与男性相比,女性有其生理上的弱项,但同时也有其强项。放在飞行中也是一样——飞行从来不是一项纯靠力量的工作。将来更不是。
以中国人口之多,有一些女性喜爱飞战斗机,也是正常的。实际上,中国海军也有女水兵,火箭军也有女导弹兵,随着以后装备技术的发展,军队中更多的战斗岗位,都会男女兼宜的。所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在军队战斗岗位上。大家觉得有“秀”的感觉,主要恐怕还是因为现在才刚刚开始。
目前,世界上有16个国家的军队有女飞行员。中国空军1951年开始招收女飞行员,此前一直飞运输机。余旭她们,是第一代歼击机飞行员,飞的是小飞机,更厉害。
实际上,女军人在全世界都不罕见。甚至在一些国度,女兵和男兵不光一起训练,连起居都是在一起的。
战争,从来做不到让女人走开。今后恐怕更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