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晕厥是休息还是再战?带伤上阵凸显血性担当
逐户排查完险情,已是下午2点多。赵书记接到通知,上级要全面了解灾情、评估损失,得知赵祯有相机后,便商量请他拍照留证,赵祯欣然接受了任务。
这时,洪水虽然退去,但老乡家的淤泥很深,进到院子得深一脚、浅一脚艰难跋涉。要拍好照片,还得爬窗、上墙找角度。
拍着拍着,赵祯突然感到一阵眩晕,村里的医生判断是中暑,建议他休息。滴水未进连续救灾10多个小时,抢救出11名群众,眼下看来再不会出现更大险情,照理说也该歇歇了。
然而,看着还有好几户人家没拍完,赵祯强打精神“战斗”起来。拍照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帮助左邻右舍清理物品,直到晚上9点,突然晕厥,被乡亲们送到医院。
赵祯中暑晕厥后在医院接受治疗。
“这不是我们救的英雄回来了吗?”8月12日,当记者和赵祯一行来到县城中医院走访,接诊赵祯的李小荣大夫快人快语地说。李医生介绍,当时赵祯处于半清醒状态,迷迷糊糊表示头晕、发冷,经检查判断是劳累过度导致中暑。
按病情赵祯本应住院观察,李医生没有想到,第二天凌晨5点刚输完液,他就执意出院。李医生感慨道:“轻伤不下火线,他身上真透着股军人的血性!”
赵祯身上的这股“血性”来自哪里?
这是赵祯无时不回味的授课:部队前身是在炮火硝烟中诞生的某独立雷达营,第一代官兵进驻海拔5753米的喀喇昆仑山后,在高寒缺氧环境中,以“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血性,战风斗雪,抢修阵地、架设兵器,组建仅3个月即担负战备。
这是赵祯无时不期待的训练:每年部队都组织机动分队远赴“生命禁区”喀喇昆仑山、“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训练,在严酷环境和实战条件下摔打血性、磨练部队。
今年7月,赵祯作为兼职司机,执行某行车任务,一台车辆突然抛锚,判明是发动机断油后,他自告奋勇手动泵油。夏季的沙漠公路,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站久了都可能晒虚脱。赵祯的汗水浸满额头,他顾不上擦;手打了血泡,他毫不在意,用近10分钟连续泵油300多次……最终“铁马”欢快地奔跑起来。
困难面前敢拼、危急时刻敢上、责任面前敢当,血性的军旅人生最精彩。赵祯的事迹启示我们,只有充满血性,才能在关键时候撑得下来,做到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