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军士长汪盛红:不一样的军旅情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空军作者:白靖忠 孙杨 郭靳责任编辑:全云
2015-08-03 16:06

(二)

2010年汪盛红参加所在部队驾驶员专业比武。他凭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练就了一身真本领,被战友们称为“金牌驾驶员”。

一入伍的汪盛红,就来到了地处大漠深处的戈壁毛道雷达站。那个地方,不但艰苦,还伴随着寂寞与危险。始终牢记父亲嘱托的汪盛红踏踏实实站好每一班岗,做好每一件事,用能力赢得了领导和战友们的认可。1996年,因工作能力突出,各项表现优异,汪盛红被选派进行驾驶员专业学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坐进驾驶室的第一天起,汪盛红就暗下决心,要苦练技能,握好军人价值的“方向盘”。夏天,驾驶室里的温度近50℃,他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冬天,排障操作练习,他钻到冰冷的车底一干就是一整天。那段时间,汪盛红的体重从75公斤骤减至60公斤,可训练成绩却突飞猛进。在同年度一起学车的战友当中,他以全优成绩毕业并第一个达到驾驶单放水平。

学完驾驶员,所有人都以为汪盛红“熬”出了头。因为当上驾驶员就可以留在机关汽车连,远离那个人迹罕至的戈壁雷达站。然而汪盛红却做出出人意料的决定,他三写申请书向党支部表明决心,主动要求调回戈壁毛道。

回到毛道的汪盛红,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用真诚和热情赢得了战友们的尊重。2009年初,正值戈壁滩上数九寒天的时节,雷达站水井抽水的水泵损坏,而机关通往该站的道路又被大雪封断,路面结冰,行车非常困难,官兵眼看就要没水喝了。

时任部队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协调宁夏军区某给水团专业骨干前往连队解决水泵问题。然而,解决这个120米深井的水泵故障,需要出动重型吊车,这么恶劣的天气谁来担任驾驶员?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汪盛红主动请缨,驾驶吊车配合工作。

16吨的重型吊车在冰雪道路上行驶非常困难,加之又是夜晚长途行车,必须格外小心谨慎。平时7个小时可以到达的路程,汪盛红整整开了16个小时。山路坡陡、路窄、弯急,行车过程中险象环生,随时可能发生车毁人亡的事故。在路过一个海拔1400米的陡坡时,为了防止车轮打滑,带队干部周景刚带人在前面铲除道路上的积雪,汪盛红脱下自己的军大衣铺在车轮下,吊车在风雪中一米一米向前开进。经过奋战,人员和器材安全抵达毛道。最终,在给水团专业骨干的帮助下,水泵修好了,雷达站恢复了供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