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盛红对待每台车辆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始终坚持勤检查、勤紧定,勤润滑、勤维护。李岩摄
人物小传:汪盛红,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7月入党,二级军士长军衔,现为兰空雷达某旅中心雷达站汽车班驾驶员。入伍23年来,先后驾驶过11种车型,19种车辆,累计安全行车80万公里,为部队带出100多名合格驾驶员,培养出25名技术骨干;多次参加机动作战任务、演习演练、抗震救灾、兵器转移等大项任务;2次荣立三等功,5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6次获得优秀士兵,2008年被兰空评为“红旗车驾驶员标兵”。 1993年的冬天,江西婺源小伙汪盛红,带着父辈的殷切嘱托参军入伍,来到了西北大漠深处的空军某部。
在西北,他一干就是22年。军旅生涯的前3年,他是雷达操纵员,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被选送至司机训练队进行驾驶员专业训练;后19年,他凭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练就了一身真本领,被战友们称为“金牌驾驶员”。
(一)

入伍22年,汪盛红时常会把老父亲送他的“三件宝”拿出来看看,以此勉励自己。 李岩摄
汪盛红兄弟3人,从大到小的名字分别是盛林、盛文和盛红,这里面寄托了他们的父亲汪五生一片爱国之情。
老父亲汪五生出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那个时候战火纷飞,父母为保护年幼的汪五生,倒在了日本鬼子的枪口下。自此,他便把这份悲痛深深地记在心头,并立志参军报国。
1950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爆发。汪五生参军入伍不久,所在部队便接到命令奔赴朝鲜战场,他也随部队奔赴前线。
冬天的朝鲜战场,气温在-30℃左右,年轻的汪五生跟随部队在高山雪地顽强作战。最终志愿军迫敌退到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初步扭转了朝鲜半岛的战局。
汪五生在朝鲜战场上右腿负伤,之后复员回家务农并结婚生子。但他的军旅梦始终未断,便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汪盛红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军旅梦。上小学的时候,他就和两个哥哥约好,“长大了咱们都当兵,你去陆军,他去海军,我去空军!”
没想到梦想成真了!1993年,初中毕业后在社会上闯荡了几年的汪盛红,在家人的支持下参军入伍,真的成为了一名空军战士。
临行前,父亲汪五生送给汪盛红“三件宝”。第一件“宝”是一张十大元帅的集体照,希望他能在部队建功立业,干出一番成绩来;第二件“宝”是4张1965年发行的10元人民币,希望他在部队照顾好自己;第三件“宝”是家乡婺源的一捧泥土,“想家的时候就闻一闻泥土的味道,找一找家乡的感觉”。
20多年的军旅生涯,汪盛红一直把“三件宝”带在身边,这也给了他无穷的动力,支撑着他坚定地走在漫漫军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