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空军>>空军要闻>>正文

冷的边关热的血

来源:中国军网-空军频道作者:王莉责任编辑:齐冰昕2015-02-05 08:43

来到训练中心,上士、通信技师陈阿单正在给新干部、通信排长王森讲解路由器的配线序工作。90后的新干部王森是长沙理工大学国防生,在他的印象中,路由器的配线序非常繁杂,可陈技师还是加班加点把它配好了。

谁能想到,这个陈阿单先前是个警卫战士,到雷达站改学了油机专业,后来又调整到通信专业,可哪个岗位都没难倒他,反而还激发出他攻坚克难的激情和斗志。去年大年三十,为确保春节期间战备拉动,上级给雷达站新配发了某型装备,不料一上机调试就出现问题,陈阿单使出浑身所学,硬是奋战到凌晨3点多,最终发现是整流器的故障问题,那一战,他声名大噪。

“他完成了我可能永远都不能完成的事!” 王森说,他最佩服陈阿单那种勇往直前的血性。

王森是去年10个新干部中唯一一个分到这个雷达站的,刚到雷达站,就有幸参加了一次重要的演习任务。演习让王森有了打仗的感觉,他不仅开始定位自己的军人坐标,还点燃了胸膛激情燃烧的血性——军人生来为战胜。他说,他不再迷失和困顿,他要和这里的战友们一样。

在雷达站为数不多的干部中,个子不高的副站长胡水明2012年毕业于空军预警学院,是东北人中少有的腼腆性格。去年夏天,女朋友来边疆看他,觉得这里工作生活都要依托驻地的农牧区,条件太艰苦,临走时让他复员和她去武汉,胡水明没有同意,谁知女朋友一走就再也不联系了。

“从小就想要当兵,我是不会轻易离开的!”胡水明说得淡定从容。其实不太喜欢听到这样“虐心”的故事,但此刻除了感动,心中升腾的却是对边防雷达兵满满的崇敬。

四级军士长、操纵员张发虽是1980年生人,如今却是雷达站最老的兵,自打2012年妻子和女儿随军到部队,他在边疆算是真正扎下了根,现在女儿就在驻地上一年级。虽然家安在营区里,可张发还是经常会主动要求值班,有一次,还为了抢着值班和操纵员王孝月发生了争吵。

就在上个月刚“进九”那天,站里自来水管爆裂,直接影响到锅炉房的供暖。当晚室外气温达到-30℃,站长龚涛、指导员袁大勇率先跳进已经积满水的管道口,用脸盆向外清水,带领大家一直奋战到第二天拂晓,才抢修完好。

“大家同吃一锅饭,都是亲兄弟。”在这些优良品德的浸润中,下士甄志平说雷达站对他而言,更像是一个家。小甄3岁时父亲去世,入伍6年来,他在大家的关爱下一天天成长,当兵第3年就开始参加大项任务,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在傍晚的余晖中作别雷达站,营区道路两旁的“馒头柳”已结出了晶莹的霜花,战士们呼着热气奔跑在操场上打着篮球,有的热了,还脱去了迷彩外套,寒冷的边关顿时让人热血沸腾……在这个官兵平均年龄23岁的年轻雷达站,这群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可爱军人,正毅然奔向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作者系兰空某指挥所宣传处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