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领有多强悍?八位上将珍藏的长征记忆!

来源:“第一军情”微信公众号作者:贾永 刘建新 周志方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7-04-05 15:34


宋任穷

悲壮的征程——面对“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的生死抉择,他们随着那支不死鸟一样的队伍在去向渺茫的“绝路”上获得了新生。

我们静静地聆听着老将军讲述昨天的故事——

1935年早春,黔北无际的山峦雾岚弥漫。1月29日到2月21日,红军两渡赤水,然后突然回师遵义,红一、红三军团于2月5日晚攻占娄山关。蒋介石嫡系吴奇伟纵队向遵义扑来,红军向运动中的敌人发动猛攻,张宗逊率红十团抢占老鸦山,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右腿。他被送进红军总卫生部,缺少麻药,医生在他昏迷状态为他取出弹头——清除掉烂肉,竟然可以从子弹的进口看到子弹的出口。这位24岁就担任红军军长的黄埔五期毕业生,在漫长的战争岁月中曾多次负伤,这是伤势最重的一次。

躺在简陋的野战医院里,张宗逊昏迷几天几夜,睁开眼,得知一位日本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为他保住了伤腿,不禁欣喜若狂。

许多老红军曾对我们说,长征路上,不怕战死,就怕负伤,更怕腿部受伤,最怕截去下肢,因为谁都不想拖累战友。同样也是在遵义城负伤的红十二团政委钟赤兵伤口感染,不得不截去右腿,靠着一条腿走完了从黔北到陕北的路。

遵义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胜利战旗上,留下了另一位年轻战将的鲜血。

遵义城以河为界,分老城新城两部分。红军占领新城街市后,敌军退守老城。随十一团行动的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和团政委张爱萍躲在一个小土墩后面观察敌情。“一开始,是我拿望远镜在看。”张爱萍将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后来,邓萍从我手中接过望远镜,探头观看。过了一会,他头一歪,滚到我怀里。”张爱萍以为是参谋长在开玩笑,直到有黏稠的红色液体从邓萍的头上汩汩冒出,才知道邓萍中弹了。

半个世纪后,一位雕塑家把这一幕镌刻成了永恒。邓萍与彭德怀、滕代远一起领导了平江起义,牺牲时年仅27岁。

残阳如血,这支得胜之师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85岁的张爱萍60年后追忆这一幕时,老泪纵横。晚风吹动庭院里的千竿修竹。在晶莹的泪光中,我们想起了一位追寻红军足迹的年轻诗人写下的诗句:地址成了遗址,笑容成了遗容,墓表示苦难,碑表示光荣,一样深刻也一样恢宏。

……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